




艾拉司群(ORSERDU)自2023年1月27日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这款药物主要用于治疗ER阳性、HER2阴性、ESR1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然而,关于艾拉司群是否在中国上市的问题,许多患者和医疗工作者都感到困惑。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拉司群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并提供一些实用的用药注意事项。
艾拉司群(ORSERDU)是由美国Stemline公司研发的一款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2023年1月27日,美国FDA批准了艾拉司群的上市申请,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内分泌治疗后疾病进展的ER+、HER2-、ESR1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这一批准标志着艾拉司群成为首款获批的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
尽管艾拉司群在美国已经获批,但在中国的上市进程仍需等待。根据赛生药业与美纳里尼集团的合作协议,艾拉司群的中国权益已被引入。目前,艾拉司群在中国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尚未完成全部临床试验并提交药品注册审批流程。因此,艾拉司群在中国市场尚未正式上市,患者无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到该药物。
虽然艾拉司群尚未在中国上市,但患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该药物。例如,患者可以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或海外医疗服务机构购买到艾拉司群。不过,这些途径需要患者自行承担一定的风险,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购买和使用。
在美国,艾拉司群的价格为13753美元(规格345mg*28片)。而在老挝,艾拉司群的价格相对较低,86mg*30片的规格售价约为518美元,345mg*30片的规格售价约为1480美元。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购买渠道。
艾拉司群的剂量调整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对于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B级)的患者,建议将艾拉司群剂量降至258mg,每日一次。对于轻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级)的患者,不建议调整剂量。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级)的患者应避免使用艾拉司群。
避免将艾拉司群与强或中度CYP3A4诱导剂和抑制剂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显著影响艾拉司群的代谢,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或降低药物疗效。如果必须合用,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艾拉司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10%)包括肌肉骨骼疼痛、恶心、胆固醇升高、AST升高、甘油三酯升高、疲劳、血红蛋白降低、呕吐、ALT升高、钠降低、肌酐升高、食欲下降、腹泻、头痛、便秘、腹痛、潮热和消化不良。患者在使用艾拉司群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脂和肝功能,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服用艾拉司群的患者中,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0%和27%。其中3级和4级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0.9%和2.2%。因此,在开始用药前和服用艾拉司群期间,应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必要的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外,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总之,艾拉司群作为一种新型的靶向治疗药物,为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但在使用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