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莫唑胺(Temozolomide,简称TZM)是一种常用的化疗药物,主要适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以及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替莫唑胺通过其独特的药理机制,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替莫唑胺胶囊是一种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至淡粉色或淡棕色的粉末。该药物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利用度,能够在体内迅速被吸收,并在大约1小时内达到血浆峰浓度。替莫唑胺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烷化剂,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94.15,pH7时易分解,熔点为212℃(分解)。在二甲基亚砜中略溶,在水中微溶,在甲醇中也微溶。
替莫唑胺主要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初始治疗时通常与放疗联合使用,随后作为维持治疗。对于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替莫唑胺同样具有显著的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替莫唑胺已被广泛应用于脑部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在难以手术切除的情况下。
替莫唑胺的用法用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对于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成人患者,推荐的初始剂量为75mg/m2,每日一次,连续42天,同时接受放疗(60Gy分30次)。在同步放化疗期结束后4周,患者将进入维持治疗期,第1周期的剂量为150mg/m2/日,每日一次,连续5天,然后停药23天。如果患者的耐受性良好,第2周期的剂量可以增至200mg/m2/日。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指标,以确保安全。
对于儿童患者,替莫唑胺的推荐剂量为200mg/m2/日,连续5天,每28天一个周期。如果患者之前接受过化疗,起始剂量可以降低至150mg/m2/日,如果没有出现毒性,可以在下一个周期将剂量增至200mg/m2/日。治疗可以持续到病变出现进展,最多为2年。
对于老年患者(大于70岁),虽然替莫唑胺的清除率不受年龄的影响,但这些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特别关注。建议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血液学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肝功能轻度至中度异常(Child-Pugh A级和B级)的患者,替莫唑胺的剂量无需调整。但对于严重肝功能异常(Child-Pugh C级)的患者,替莫唑胺的推荐剂量尚未确定,需谨慎使用。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肌酸酐清除率(CLcr)在36-130mL/min/m2范围内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而对于严重肾功能损害(CLcr<36mL/min/m2)的患者或正在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替莫唑胺的推荐剂量尚未确定,需谨慎评估后使用。
替莫唑胺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较少,但由于其不经肝脏代谢且蛋白结合率低,因此不太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然而,与骨髓抑制药物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加重骨髓抑制的副作用。同时服用丙戊酸,替莫唑胺的清除率会轻度降低,但这一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应用中,医生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选择药物组合。
替莫唑胺应存放在2℃-25℃的环境中,避免高温和潮湿。同时,应将药物置于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以防止误服。替莫唑胺的有效期为36个月,超过有效期的药物不得使用。
替莫唑胺作为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在治疗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和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方面展现了显著的效果。合理的用药和密切的监测是确保患者安全和疗效的重要措施。希望本文能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助力疾病的治疗和管理。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