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简称 TZM)是一种常用的口服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替莫唑胺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替莫唑胺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适应症
替莫唑胺主要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 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在初始诊断阶段,替莫唑胺通常与放疗联合使用,随后作为辅助治疗继续使用。
- 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这种情况下,替莫唑胺主要用于那些对常规治疗无效的患者。
这两种适应症的治疗方案有所不同,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用法用量
替莫唑胺的用法用量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阶段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的用药指导:
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对于新诊断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治疗分为两个阶段:
- 同步放化疗期:每日剂量为 75 毫克/平方米,持续 42 天,同时接受放疗(60 Gy 分 30 次)。此期间应每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
- 维持治疗期:同步放化疗期结束后 4 周,进行 6 个周期的辅助治疗。第 1 周期的剂量为 150 毫克/平方米/日,每日一次,共 5 天,然后停药 23 天。如果第 2 周期的非血液学毒性 ≤ 2 级(除脱发、恶心和呕吐外),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1.5 × 109/L 和血小板计数 ≥ 100 × 109/L,剂量可增至 200 毫克/平方米/日。以后各周期的剂量维持在 200 毫克/平方米/日。
在整个治疗期间,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液学和非血液学毒性反应,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对于常规治疗后复发或进展的患者,替莫唑胺的用法用量如下:
- 未曾接受过化疗的患者:每日剂量为 200 毫克/平方米,持续 5 天,每 28 天为一个周期。
- 曾接受过化疗的患者:起始剂量为 150 毫克/平方米,持续 5 天,每 28 天为一个周期。如果第 2 周期的非血液学毒性 ≤ 2 级(除脱发、恶心和呕吐外),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1.5 × 109/L 和血小板计数 ≥ 100 × 109/L,剂量可增至 200 毫克/平方米/日。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学参数,必要时调整治疗剂量。
用药注意事项
服用方法
替莫唑胺应空腹服用,即在餐前至少 1 小时服用。服药前后可以使用止吐药。如果服药后出现呕吐,当天不应再次服用。不能打开或咀嚼胶囊,应整粒吞服。如果胶囊有破损,应避免皮肤或粘膜与胶囊内的粉末接触。
特殊人群用药
对于特殊人群,替莫唑胺的用法用量也有所调整:
- 儿童患者:3 岁及以上儿童的剂量为 200 毫克/平方米/日,持续 5 天,每 28 天为一个周期。曾接受过化疗的儿童起始剂量为 150 毫克/平方米/日,如果第 2 周期的非血液学毒性 ≤ 2 级(除脱发、恶心和呕吐外),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 1.5 × 109/L 和血小板计数 ≥ 100 × 109/L,剂量可增至 200 毫克/平方米/日。
- 老年患者:老年人(>70 岁)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风险较大,但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老年患者的清除率不受年龄影响。因此,老年患者可以使用相同的剂量,但应更加谨慎地监测血液学参数。
- 肝肾功能损害者:肝功能正常或轻中度异常的患者可以使用相同的剂量。严重肝功能异常(Child-Pugh Class III)或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尚无相关数据,但在必要时可以使用,需特别小心。
监测与调整
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学参数,包括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和血小板计数。如果在任何周期内的 ANC < 1.0 × 109/L 或血小板计数 < 50 × 109/L,下一个周期的剂量应降低一个水平。剂量水平包括 100 毫克/平方米、150 毫克/平方米和 200 毫克/平方米。推荐的最低剂量为 100 毫克/平方米。
总之,替莫唑胺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脑肿瘤。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并定期进行血液学和其他相关检查,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