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乐沙福(Plerixafor),商品名为释倍灵,是一种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动员造血干细胞(HSC)进入外周血的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普乐沙福的说明书、医保信息、价格、疗效和副作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普乐沙福由法国赛诺菲公司研发,主要成分为普乐沙福。其化学名称为1,1'[(1,4-亚苯基双(亚甲基))]双-1,4,8,11-四氮环十四烷,分子式为C28H54N8,分子量为502.79。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澄明液体,每瓶含1.2mL溶液,浓度20mg/mL。
普乐沙福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用,适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动员造血干细胞(HSC)进入外周血,以便于完成HSC采集与自体移植。该药物通过抑制趋化因子受体CXCR4,阻断CXCR4与同源配体(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SDF-1α)的结合,从而促进HSC从骨髓中释放进入外周血。
推荐的用法用量如下:患者在接受G-CSF每天1次、共给药4天后开始普乐沙福治疗。在开始每次采集前11小时进行普乐沙福给药,最多连续给药4天。根据体重确定普乐沙福皮下注射给药的推荐剂量:患者体重小于或等于83kg时,20mg固定剂量,或者按体重0.24mg/kg。患者体重大于83kg时,按体重0.24mg/kg使用患者实际体重计算本品的给药体积。每瓶含有1.2mL溶液,浓度20mg/mL,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患者给药体积:0.012x患者实际体重(kg)=给药体积(mL)。
普乐沙福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腹泻、恶心、疲乏、注射部位反应、头痛、关节痛、头晕和呕吐。常见的注射部位反应包括红斑、血肿、出血、硬结、炎症、刺激、疼痛、感觉异常、瘙痒、皮疹、肿胀和荨麻疹。少于1%的患者在给药后30分钟内出现轻度到中度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眶周肿胀、呼吸困难或缺氧。皮下注射后可能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应、直立性低血压和/或晕厥。
普乐沙福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速发型过敏反应,这些反应可能威胁生命并伴有临床显著的低血压和休克。因此,应在有可立即治疗过敏反应和其他超敏反应的人员和治疗手段的条件下进行普乐沙福给药。在给药期间和给药后至少30分钟,应观察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迹象和症状,直到每次给药结束后达到临床稳定。
普乐沙福与G-CSF合用时可增加循环白细胞计数和HSC计数。在治疗期间应监测白细胞计数。对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50×10^9/L的患者,应根据临床状况决定是否使用普乐沙福。此外,使用普乐沙福的患者中观察到血小板减少,应对所有接受普乐沙福给药和进行HSC采集的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
普乐沙福可能引起白血病细胞的动员和采集物的后续污染。因此,不建议将普乐沙福用于白血病患者的HSC动员和采集。当普乐沙福与G-CSF联合用于HSC动员时,肿瘤细胞可能从骨髓中释放出来,随后被收集在白细胞分离产物中。尚未充分研究可能回输肿瘤细胞的影响。
大鼠延长给药研究中,每天1次皮下给予高于人体推荐剂量约4倍的普乐沙福后,观察到与髓外造血相关的绝对和相对脾脏重量增加。在接受普乐沙福和生长因子G-CSF联合给药之后有脾肿大和脾破裂的报告。在接受普乐沙福和G-CSF联用给药时发生左上腹痛和/或肩胛痛或肩痛的患者应进行脾脏完整性评估。
普乐沙福已在中国上市,但尚未进入中国医保目录。市面上有多款仿制药可供选择。赛诺菲生产的普乐沙福原研药规格为24mg/1.2mL,价格约为1802美元一盒。印度海得隆生产的普乐沙福仿制药规格同样为24mg/1.2mL,价格约为303美元一盒。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购买该药,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注意甄别药品真伪,关注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劣药。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