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是一种新型的单克隆抗体,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使其在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这种创新药物的引入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埃万妥单抗的作用机制、功效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埃万妥单抗(Amivantamab)是一种双特异性抗体,能够同时与EGFR和MET的胞外域相结合。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中,它可以通过阻断配体结合,并在外显子20插入突变模型中破坏EGFR和MET,从而实现对EGFR和MET信号传导的破坏。这种双重作用机制使得埃万妥单抗在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时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特异性。
埃万妥单抗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在接受铂类化疗期间或之后出现进展。临床试验数据显示,埃万妥单抗在这些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肿瘤缩小和疾病控制率,为这部分难治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根据一项关键性的临床试验,接受埃万妥单抗治疗的患者中,约40%的患者实现了部分缓解,疾病控制率达到了74%。此外,埃万妥单抗还表现出较长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8.3个月。这些数据表明,埃万妥单抗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肿瘤,还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对于体重小于80公斤的患者,推荐剂量为1050毫克;对于体重大于或等于80公斤的患者,推荐剂量为1400毫克。初始剂量应在第1天和第2天分次输注(第1周),前4周每周注射一次(共4剂),然后从第5周开始每2周注射一次。治疗应持续进行,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埃万妥单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皮疹、输注相关反应、甲沟炎、肌肉骨骼疼痛、呼吸困难、恶心、疲劳、水肿、口腔炎、咳嗽、便秘和呕吐。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暂时中断治疗、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输注相关反应(IRR)是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在输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是否有任何输注反应的迹象,如发热、寒战、低血压等。如果怀疑是IRR,应立即中断输液,根据严重程度降低输液速率或永久停止输液。
孕妇使用埃万妥单抗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在治疗期间和最后剂量后的3个月内,建议有生殖潜力的女性患者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埃万妥单抗治疗期间和最终剂量后的3个月内应避免母乳喂养。儿科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老年患者在安全性或有效性方面未观察到临床上的重要差异,但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使用。
以上信息为埃万妥单抗的作用机制、功效以及用药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希望能为患者和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如需更多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药剂师。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