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是一种用于治疗持续性或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药物。它通过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来减少出血风险。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用法用量及用药注意事项。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初始剂量因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异。对于患有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成人和6岁及以上儿童患者,推荐初始剂量为50毫克,每日一次。然而,东亚/东南亚血统的患者或肝功能不全的患者(Child-Pugh A、B、C级)需要减少剂量至25毫克,每日一次。对于肝功能不全且为东亚/东南亚血统的患者,建议从12.5毫克,每日一次开始使用。
在临床试验中,血小板计数通常在开始使用艾曲泊帕后的1-2周内增加,而在停止使用后的1-2周内下降。因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剂量调整应基于血小板计数的反应。目标是使用最低剂量使血小板计数达到并维持在≥50x109/L,而不是使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反应逐步调整剂量。如果血小板计数未能在4周内升高至足以避免临床严重出血的水平,应停止使用艾曲泊帕。
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镁、铝、硒和锌)的药物或食品同时服用。这些物质可能会影响艾曲泊帕的吸收。建议在这些药物或食品使用前2小时或使用后4小时再服用艾曲泊帕。
肾损伤患者通常不需调整剂量,但仍需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肝损伤患者应谨慎使用艾曲泊帕,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监测肝功能指标。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艾曲泊帕,除非预期的治疗效果大于潜在风险。
在使用艾曲泊帕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肝功能和肾功能的监测。这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应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所有剂量调整和停药决定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定期复诊和沟通非常重要,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可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特别是与多价阳离子、抗酸药、乳制品和其他含有多价阳离子的补充剂同时使用时,应间隔一定时间服用。与血脂调节药物、OATP1B1和BCRP底物、环孢菌素、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以及酶抑制或诱导剂合用时,也需谨慎并监测血小板计数和肝功能指标。
在使用艾曲泊帕期间,患者应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维生素和草药补充剂。医生会评估这些药物的相互作用风险,并提供相应的建议。
患者在使用艾曲泊帕期间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过多的多价阳离子,如钙、铁等,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建议选择低钙餐(含钙≤50毫克)并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艾曲泊帕。
此外,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减少出血风险。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睡眠质量也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