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由美国辉瑞公司(Pfizer)研发的一种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主要针对MET/ALK/ROS1等激酶活性异常的肿瘤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克唑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克唑替尼是一种ATP竞争性的多靶点蛋白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ROS1(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和MET(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活性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这些激酶在多种肿瘤中过度活跃,导致细胞增殖、存活和迁移能力增强。克唑替尼通过抑制这些激酶的活性,可以有效地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路径,从而减缓或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克唑替尼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研究表明,克唑替尼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如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 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此外,克唑替尼还可以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LCL),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或移植后的维持治疗,有效缓解骨髓侵犯和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的症状,甚至通过血-脑屏障缓解脑部侵犯的临床症状。
口服单剂量克唑替尼胶囊后,平均4至6小时达到峰值血药浓度。每日两次服用250mg克唑替尼胶囊,约15天内可达到并维持稳态血药浓度。高脂膳食可使克唑替尼的AUC和Cmax降低约14%,因此建议患者在空腹或餐后服用克唑替尼。克唑替尼的表观终末半衰期约为42小时,主要通过肝脏代谢,经粪便和尿液排出体外。
克唑替尼的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两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对于无需透析的严重肾损害(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患者,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一次。轻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肝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200mg,每日两次,重度肝损害患者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一次。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一次或多次减少剂量,具体调整如下:第一次减少剂量:200mg,每日两次;第二次减少剂量:250mg,每日一次;如每日一次250mg仍无法耐受,则永久停药。
克唑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腹泻、皮疹、肝转氨酶升高和神经毒性等。大多数副作用为1-2级,相对轻微,且通常持续2-3天。然而,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病、肝功能异常、QT间期延长等,需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肺部状况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并管理潜在的风险。
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严格按照推荐剂量和用法服用。克唑替尼与某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CYP3A强抑制剂(如克拉霉素、伊曲康唑、酮康唑等)和CYP3A强诱导剂(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利福平等)。与CYP3A强抑制剂合用可能导致克唑替尼血药浓度升高,需降低剂量;与CYP3A强诱导剂合用则可能导致血药浓度降低,需增加剂量或避免合用。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期间应避免食用葡萄柚或葡萄柚汁,因为它们会增加克唑替尼的血药浓度。此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或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克唑替尼。在美国,克唑替尼的价格约为5000美元/盒(每盒30粒,每粒250mg)。购买时应注意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如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