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博西尼(Ribociclib),也被称为Kisqali或琥珀酸瑞波西利片,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类型乳腺癌的药物。这种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程中的关键蛋白——CDK4和CDK6,从而阻止肿瘤细胞的增殖。本文将详细介绍瑞博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瑞博西尼的主要药理学作用是通过调控细胞周期,防止癌细胞的异常增殖。它特异性地干扰了细胞周期的关键步骤,提供了一种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具体而言,瑞博西尼通过抑制CDK4和CDK6蛋白,阻止肿瘤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从而减缓或停止癌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瑞博西尼适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它通常与芳香酶抑制剂联合使用,作为女性患者的初始内分泌治疗。对于绝经前或围绝经期女性患者,使用内分泌疗法时应联用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激动剂。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瑞博西尼与芳香酶抑制剂联合使用,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例如,在MONALEESA-2试验中,瑞博西尼联合来曲唑组的中位PFS为25.3个月,而单独使用来曲唑组的中位PFS为16.0个月。这表明瑞博西尼在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瑞博西尼的推荐剂量为600毫克(三片200毫克薄膜包衣片),每日一次给药,连续服药21天,然后停药7天休息,形成28天的完整周期。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示,在有或没有食物的情况下服用。与来曲唑联用时,来曲唑应在28天周期内每天服用一次。
在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需要调整瑞博西尼的剂量。例如,如果出现QT间期延长,可能需要暂停用药或减少剂量。具体的剂量调整方案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
瑞博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疲劳、腹泻和口腔炎等。中性粒细胞减少是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可能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因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一旦发现白细胞计数下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
其他常见的副作用还包括肝功能异常、QT间期延长和皮疹等。QT间期延长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患者应避免同时使用可能引起QT间期延长的药物,并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如果出现胸痛、晕厥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瑞博西尼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建议孕妇在使用瑞博西尼前咨询医生,评估潜在风险。哺乳期妇女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至少3周内应避免母乳喂养,以防药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对于儿童患者,瑞博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因此不建议用于儿童。老年人在使用瑞博西尼时,通常不需要调整剂量,但如果患者存在肝功能不全,可能需要减少起始剂量至400毫克。
瑞博西尼主要由CYP3A代谢,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与强效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同时使用。例如,与强效CYP3A抑制剂(如酮康唑)合用可能增加瑞博西尼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与强效CYP3A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可能降低瑞博西尼的血药浓度,影响治疗效果。
总之,瑞博西尼是一种有效的乳腺癌治疗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注意监测和管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