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Ibrutinib),又名亿珂,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BT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B细胞恶性肿瘤,包括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SLL)、套细胞淋巴瘤(MC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以及1岁及以上成人和儿童的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本文将详细介绍伊布替尼的基本信息、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
伊布替尼的主要成分是伊布替尼,化学名称为1-{(3R)-3-[4-氨基-3-(4-苯氧基苯酚)-1H-吡唑[3,4-d]嘧啶-1-基]哌啶-1-基}丙-2-烯-1-。该药物通过抑制BTK激酶,阻止B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伊布替尼有多种剂型和规格,包括:
胶囊和片剂的颜色和标识有所不同,便于识别和使用。
伊布替尼适用于以下几种疾病:
在使用伊布替尼治疗前,患者应咨询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医生,并遵循其具体指导和建议。
正确使用伊布替尼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还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用药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药物使用。
伊布替尼的推荐用量为口服,每天1次,在每日接近同一时间用一杯水吞服。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医生的建议确定。常见的剂量包括:
如果患者漏服一次剂量,应在记起时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剂量,按常规时间服用下一剂量,切勿双倍服用。
伊布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腹泻、疲劳、肌肉骨骼疼痛、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贫血、瘀伤和恶心等。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在出现任何新发或加重的2级心力衰竭、≥3级非血液学毒性、≥3级伴感染或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者4级血液学毒性时,应中断本品治疗。待毒性症状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恢复)时,按医生推荐的剂量重新开始本品治疗。
伊布替尼与强CYP3A诱导剂合用可降低伊布替尼浓度。因此,应避免与强效CYP3A诱导剂同时给药。常见的强CYP3A诱导剂包括利福平、圣约翰草等。
此外,伊布替尼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需要关注,特别是免疫抑制剂、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和临床表现,必要时调整剂量。
伊布替尼应储存在遮光、密封、干燥的环境中。具体存储条件如下:
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伊布替尼,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伊布替尼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时,要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以确保伊布替尼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在使用伊布替尼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联系医生,获得专业的指导和帮助。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