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氟司特(Roflumilast)是一种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某些皮肤疾病。本文将详细介绍罗氟司特的药理作用、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项。
罗氟司特通过选择性抑制PDE-4酶,提高细胞内环腺苷酸(cAMP)水平,从而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这种机制有助于改善COPD患者支气管炎相关的咳嗽和黏液分泌过多症状。罗氟司特的代谢产物N-氧化物具有90%的药理活性,主要通过CYP3A4和CYP1A2酶代谢,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97%。
罗氟司特最初于2010年在欧盟获批上市,作为十年来首个新型COPD口服药物。2011年,美国FDA批准罗氟司特用于减少COPD急性发作频率并延缓病情进展。罗氟司特的制剂为0.5mg片剂,每日口服一次,通常与支气管扩张药如沙美特罗或噻托溴铵联合使用。
近年来,罗氟司特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展。2024年,美国FDA批准罗氟司特乳膏用于治疗6岁及以上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和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罗氟司特乳膏的0.3%浓度适用于6岁及以上的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而0.15%浓度适用于6岁及以上的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患者。
对于COPD患者,罗氟司特的维持剂量为每天一片0.5mg,可伴或不伴食物。起始剂量为250mcg,每天一次,持续4周,此后增加至500mcg,每天一次。罗氟司特片不是支气管扩张剂,不用于缓解急性支气管痉挛。
罗氟司特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肌肉骨骼疼痛、恶心、疲劳、肝毒性和咳嗽。使用罗氟司特乳膏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刺激、瘙痒、红斑等症状。如果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罗氟司特的代谢主要依赖于CYP3A4和CYP1A2酶。细胞色素P450酶强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和苯妥英)可降低罗氟司特的全身暴露量,可能降低其治疗效果,因此不建议联用。CYP3A4抑制剂(如红霉素、酮康唑、氟伏沙明、依诺沙星、西咪替丁)和同时抑制CYP3A4和CYP1A2的双重抑制剂可能增加罗氟司特的全身暴露量,导致不良反应增加,应谨慎使用。
罗氟司特与含孕二烯酮和炔雌醇的口服避孕药联合使用时,可能会增加罗氟司特的全身暴露量,导致副作用增加,应仔细权衡风险与获益。
罗氟司特需保存在20-25°C的环境中,可允许在15-30℃的范围内波动。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罗氟司特,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罗氟司特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
罗氟司特的价格因地区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美国,罗氟司特片剂(0.5mg)的价格约为每片10-15美元。罗氟司特乳膏(0.3%和0.15%)的价格分别为每支30-50美元和20-40美元。具体的费用可能因保险覆盖情况和个人需求而有所不同。
通过以上介绍,希望读者对罗氟司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使用罗氟司特时,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确保安全有效。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