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射用紫杉醇是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注射用紫杉醇的医保价格、作用功效、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该药物。
注射用紫杉醇目前尚未进入中国医保目录,市面上也没有仿制药。原研药由美国 Abraxis BioScience 公司生产,现隶属于百时美施贵宝(BMS)。在美国市场,一盒注射用紫杉醇的价格大约为 664 美元。由于未进入医保,患者需自费购买,具体价格可能因地区和医院而有所不同。
注射用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通过促进微管蛋白聚合抑制解聚,保持微管蛋白稳定,从而抑制细胞有丝分裂。它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显著的放射增敏作用,可能使细胞中止于对放疗敏感的 G2 和 M 期。注射用紫杉醇适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包括:
注射用紫杉醇的用法用量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用量指南:
在使用注射用紫杉醇之前,患者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口服地塞米松 10 mg(治疗前 12 小时和 6 小时各一次),以及在治疗前 30 至 60 分钟给予苯海拉明 20 mg 肌注和西咪替丁 300 mg 或雷尼替丁 50 mg 静注,以预防过敏反应。
注射用紫杉醇可引起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39%,其中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为 2%。大多数过敏反应发生在用药后的最初 10 分钟内,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荨麻疹和低血压。患者在输注期间需密切监测,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输注并给予相应处理。
骨髓抑制是注射用紫杉醇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治疗期间需通过频繁全血细胞计数监测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水平。乳腺癌患者需在治疗第 1 天监测,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在第 1、8、15 天监测。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00/mm³ 的患者禁用。若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500/mm³ 持续 ≥7 天),需减量或暂停治疗。
周围神经病变是注射用紫杉醇常见的副作用,发生率为 62%,主要表现为轻度麻木和感觉异常。严重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 6%。感觉神经病变与剂量和疗程相关,乳腺癌患者出现 ≥3 级神经病变需暂停至恢复至 1-2 级后减量;肺癌及胰腺癌患者需恢复至 ≤1 级后调整剂量。
注射用紫杉醇可引起低血压和其他心血管问题。患者在输注期间需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一旦出现低血压等症状,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注射用紫杉醇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特别注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患者在使用注射用紫杉醇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