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批准和应用。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癌药物,已经在国际上获得了多项重要批准。对于中国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卡帕塞替尼何时能够在国内上市,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由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研发,已于2023年11月16日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这一批准基于其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的显著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同年,卡帕塞替尼还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批准,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在中国,卡帕塞替尼的上市进程也在积极推进中。2023年10月10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显示,卡帕塞替尼片的上市申请已获得受理。这意味着卡帕塞替尼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国内市场获批上市,为中国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然而,具体的上市时间仍需等待相关审批和临床研究结果的公布。目前,卡帕塞替尼尚未在中国正式上市,患者需要通过正规医疗服务机构获取药物,注意甄别药品真伪,避免购买到假药或劣药。
由于卡帕塞替尼尚未在国内正式上市,市场上已有一些仿制药可供患者选择。这些仿制药的价格相对较低,例如老挝卢修斯生产的卡帕塞替尼,160mg*64片的价格约为220美元。患者在购买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医疗机构或药店,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卡帕塞替尼主要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患者在接受卡帕塞替尼治疗前,需要通过FDA批准的试验检测出有一种或多种PIK3CA/AKT1/PTEN基因改变,并且在转移环境中至少接受过一种内分泌治疗方案,或在辅助治疗完成后12个月内复发。
卡帕塞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20mg,每日两次,可伴或不伴进食一起服用。患者在服用时应吞服整个药片,不要掰碎、压碎或咀嚼药片。如果患者漏服或呕吐了一剂药物,不要补服该剂,在预定时间服下一剂药物即可。
卡帕塞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恶心、疲劳和肌肉疼痛等。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初期较为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患者在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严重不良反应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直至不良反应缓解。
在接受卡帕塞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身体抵抗力。建议患者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同时,患者应避免吸烟和饮酒,减少对身体的不良影响。
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监测病情变化。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
卡帕塞替尼的上市将为中国的乳腺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用药安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期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