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被引入市场,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卡帕塞替尼(Capivasertib)就是这样一款备受关注的药物。本文将探讨卡帕塞替尼在国内的上市情况,以及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卡帕塞替尼是由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研发的一款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激素受体(HR)阳性、HER2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该药物于2023年11月16日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正式批准,标志着其在癌症治疗领域的重大突破。然而,截至2025年1月9日,卡帕塞替尼尚未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
尽管卡帕塞替尼尚未在中国大陆获得上市批准,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已于2023年10月10日受理了卡帕塞替尼片的上市申请。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卡帕塞替尼有可能在中国大陆上市,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对于急需卡帕塞替尼治疗的患者,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这些机构通常与国际制药公司有合作关系,能够提供正品保障的药物。患者在选择购买渠道时,应确保机构具有合法资质和良好的信誉,以避免购买到假药或劣药。
目前,卡帕塞替尼的仿制药在市场上也有销售,价格约为6800美元左右。虽然仿制药的价格相对较低,但患者在购买时仍需谨慎,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购买渠道。
由于卡帕塞替尼尚未在中国大陆正式上市,因此也未进入中国的医保目录。这意味着患者在购买卡帕塞替尼时需要自费支付全部费用。这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较大的负担。然而,随着卡帕塞替尼在中国大陆的上市申请进展顺利,未来进入医保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加。
卡帕塞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高血糖的症状,甚至引发酮症酸中毒。因此,在开始使用卡帕塞替尼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的血糖评估,包括空腹血糖(F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在治疗前优化血糖水平。医生会告知患者卡帕塞替尼可能导致高血糖,如果出现高血糖症状(如过度口渴、尿频或尿量增多、食欲增加而体重减轻等),应立即联系医疗保健专业人员。
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在卡帕塞替尼计划剂量前,第一个月内至少每两周评估一次空腹血糖,从第二个月开始每月至少评估一次。每三个月监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确保血糖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腹泻是卡帕塞替尼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腹泻并伴有脱水。患者在服用卡帕塞替尼时应增加口服液体摄入,并在出现腹泻迹象时及时开始止泻治疗。医生会根据腹泻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暂时停药、减量或永久停用卡帕塞替尼。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减少腹泻的发生风险。如果腹泻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
卡帕塞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包括多形性红斑(EM)、手掌-足底红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全身症状(DRESS)的药物反应。患者应密切监测皮肤不良反应的体征和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尽快咨询皮肤科医生。
医生会根据皮肤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需要暂时停药、减量或永久停用卡帕塞替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化妆品或洗护用品,以减少皮肤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通过上述措施,患者可以在使用卡帕塞替尼的过程中更好地管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希望本文能为需要使用卡帕塞替尼的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