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那替尼(Iclusig)在国内上市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款第三代Bcr-Abl抑制剂于2024年9月9日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的批准,标志着中国患者终于可以受益于这一创新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泊那替尼在国内的上市情况及其在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方面的应用。
泊那替尼是由大冢制药(Otsuka Pharmaceutical Co., Ltd)研发的第三代Bcr-Abl抑制剂。该药物在2012年12月14日首次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2023年5月12日,泊那替尼的上市申请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受理,并于2024年9月9日正式获批。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泊那替尼在国内获批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对既往用药耐药或不耐受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以及复发或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这些适应症的患者往往面临传统治疗手段无效的困境,泊那替尼的上市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希望。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泊那替尼在治疗耐药性和难治性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一项名为PACE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泊那替尼治疗的患者中,约46%的慢性期患者达到了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yR),而加速期和急变期患者的总生存率也有所提高。这些数据表明,泊那替尼在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开始使用泊那替尼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血液学检查、肝肾功能测试以及心脏功能评估。这些评估有助于确定患者是否适合使用泊那替尼,并监测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泊那替尼的标准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45毫克。然而,具体的剂量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漏服一次,应在记起时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一次,按原计划继续服药。
泊那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血压、皮疹、腹痛、头痛和胰腺炎等。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降压措施。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胸痛、呼吸困难或视力改变,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除了规范用药外,患者还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保持均衡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身体状态。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生活质量。同时,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