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拉替尼(博瑞纳)是一种高效且针对性强的抗癌药物,主要适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别是对于携带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突变的患者。该药物通过抑制特定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
洛拉替尼(博瑞纳)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这种类型的肺癌通常发生在从未吸烟或少量吸烟的人群中。ALK基因突变会导致异常的蛋白质生成,进而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洛拉替尼通过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ALK激酶,阻止异常蛋白质的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除了对原发性肺癌的有效治疗,洛拉替尼还特别擅长于控制脑转移癌的发展。脑转移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癫痫和认知功能障碍。洛拉替尼能够穿透血脑屏障,有效地抑制脑部肿瘤的生长,减轻相关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许多患者在使用第一代或第二代ALK抑制剂后会出现耐药性,这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洛拉替尼作为一种第三代ALK抑制剂,能够克服多种耐药机制,为这些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研究表明,洛拉替尼对已经对其他ALK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患者依然有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洛拉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00毫克,每日一次,可随餐或空腹服用。患者应整片吞服药片,不得咀嚼、压碎或分割。如果错过一次剂量,应在4小时内补服,否则等待下一次正常剂量即可。若服药后出现呕吐,无需补服,继续按原计划服用下一剂。
洛拉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谷草转氨酶(AST)升高、谷丙转氨酶(ALT)升高、贫血、肌肉骨骼疼痛、疲劳、低白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碱性磷酸酶升高、咳嗽、白细胞减少症、便秘、腹泻、头晕、低钙血症、恶心、呕吐、发热、淋巴细胞减少症和腹痛。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和肝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服用洛拉替尼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摄入足够的营养,增强体质;其次,避免剧烈运动,适当进行轻度至中度的体育活动,如散步、瑜伽等;最后,保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此外,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源和感染源,保持个人卫生,定期进行体检,密切关注身体变化。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