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Imbruvica)是一种高效的BTK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本文将详细介绍Imbruvica的说明书、医保覆盖情况、价格、疗效和副作用等关键信息,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该药物。
伊布替尼(Imbruvica)由Pharmacyclics公司研发,于2013年11月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17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伊布替尼在中国上市,并在2018年将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市面上有多款仿制药可供选择。
伊布替尼适用于以下几种疾病:
伊布替尼通过抑制BTK(Bruton's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阻止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的传导,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存活。临床研究表明,伊布替尼在上述适应症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例如,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方面,伊布替尼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伊布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血小板减少、腹泻、疲劳、肌肉骨骼疼痛、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贫血、瘀伤和恶心。在治疗成人或儿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时,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疲劳、贫血、瘀伤、腹泻、血小板减少、肌肉骨骼疼痛、发热、肌肉痉挛、口腔炎、出血、恶心、腹痛、肺炎和头痛。
在开始用Imbruvica治疗之前,应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BV)状态。对于HBV感染阳性的患者,建议咨询具有乙型肝炎治疗专业知识的医生。如果患者的乙型肝炎血清学阳性,应在治疗开始前咨询肝病专家,并按照当地医学标准对患者进行监测和管理。
伊布替尼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应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考虑在术前和术后至少3-7天内暂停使用伊布替尼。医生应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保留伊布替尼的益处和风险。
伊布替尼使用期间,患者的机会性感染风险可能会增加。应根据护理标准进行预防,并监测和评估患者的发热和感染情况,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
伊布替尼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医生应评估患者的心脏病史和心脏功能,并监测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对于出现心律失常症状(如心悸、头晕、晕厥、胸痛)或新发呼吸困难的患者,应进一步评估(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并适当处理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伊布替尼的价格因生产厂商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版本的价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价格可能会有所变动。建议患者在购买前咨询医生或药师,选择合适的版本和规格。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