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Lenvima)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分化型甲状腺癌等多种癌症。本文将详细介绍仑伐替尼的说明书、医保政策、价格、疗效及常见副作用,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仑伐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多个靶点发挥抗肿瘤作用。以下是仑伐替尼的主要说明书内容。
仑伐替尼主要用于治疗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以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晚期子宫内膜癌。此外,仑伐替尼还在其他多种癌症中进行了研究,显示了一定的疗效。
仑伐替尼的用法用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指导。一般推荐剂量如下:
- 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每日一次,每次 8 mg(体重 <60 kg)或 12 mg(体重 ≥60 kg)。
- 分化型甲状腺癌:每日一次,每次 24 mg。
- 晚期子宫内膜癌(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每日一次,每次 20 mg。
仑伐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高血压、蛋白尿、腹泻、食欲下降、疲劳等。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动脉血栓栓塞、出血、肝功能异常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和肾功能,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
仑伐替尼已被纳入中国国家医保目录,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具体报销比例因地区和保险政策而异。仑伐替尼的价格因剂量和包装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以最常见的 4 mg 胶囊为例,一个月的治疗费用约为 2,000 美元。医保报销后,患者的自付费用将大幅降低。
正确使用仑伐替尼不仅关系到治疗效果,还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用药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和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高血压的报告,该事件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之前,血压应得到良好控制。如果已知患者患高血压,则应在仑伐替尼治疗之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 1 周。血压升高确诊后,应尽快开始降压药治疗。在仑伐替尼治疗 1 周后应监测血压,之后两个月内每 2 周监测一次,其后每月监测一次。
仑伐替尼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因此可能增加中度至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的药物暴露。治疗前应监测肝功能,之后治疗期间最初 2 个月内每 2 周监测一次,随后每月监测一次。若发生肝脏毒性,可能需要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
仑伐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进行侵入性牙科手术,以减少颌骨骨坏死(ONJ)的风险。此外,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如果采用尿试纸法检出蛋白尿 ≥2+,则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调整剂量。使用仑伐替尼的患者中已有肾病综合征的报道,如果发生肾病综合征,应停用仑伐替尼。
以上信息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仑伐替尼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