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飞凡(Durvalumab)是一种针对多种癌症的免疫治疗药物,由英国阿斯利康公司研发。它是一种人源化的IgG1κ型单克隆抗体,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从而激活T细胞,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杀伤能力。本文将详细介绍英飞凡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
英飞凡适用于治疗患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成年患者。这些患者在含铂化疗期间或之后发生疾病进展,或者在新辅助治疗或含铂化疗辅助治疗的12个月内发生疾病进展。英飞凡的使用可以显著延长这些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且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使用英飞凡进行巩固治疗可以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临床研究表明,英飞凡在这一特定患者群体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英飞凡还可用于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这些患者中,英飞凡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帮助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具体应用需根据医生的建议和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
英飞凡的适应症涵盖了多种癌症类型,尤其在尿路上皮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显著的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英飞凡的推荐剂量为静脉输注10mg/kg,每2周一次,每次输注需超过60分钟。治疗应持续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毒性。根据临床试验数据,英飞凡最长使用时间不超过12个月。
不推荐减少英飞凡的剂量。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暂停治疗直至症状缓解,再根据医生的建议决定是否继续使用。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耐受性。
对于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轻中度肾功能损害(CrCl 30-89 mL/min)无需调整剂量,但重度肾功能损害(CrCl <30 mL/min)的数据不足,需谨慎使用。对于肝功能损害的患者,轻中度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3×ULN)无需调整剂量,但重度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3×ULN)的数据不足,也需谨慎使用。
英飞凡的用法用量需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特别是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需更加谨慎。
英飞凡可能导致免疫介导的内脏病变、内分泌疾病和皮肤反应。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常见的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包括肺炎、肝炎、肠炎、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皮肤反应(如皮疹、瘙痒)等。
英飞凡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患者在治疗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感染源。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个月内,具有生殖潜力的人群需采取高效的避孕措施。英飞凡对胎儿的影响尚不明确,孕妇应避免使用。同时,英飞凡是否会通过母乳分泌也不清楚,因此哺乳期妇女在使用英飞凡时应暂停哺乳。
英飞凡的使用需注意免疫介导的不良反应、感染风险以及生殖和哺乳期的特殊注意事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患者在使用英飞凡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建议患者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充足的睡眠,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这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对治疗的耐受性。
癌症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建议患者寻求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或参加心理支持小组。积极的心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
英飞凡的使用不仅需要遵循严格的医疗指导,还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相应的配合和支持,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