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Brigatinib),商品名为安伯瑞(Alunbrig),是一种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该药物通过抑制ALK激酶活性,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格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布格替尼是一种高效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针对ALK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在某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导致癌细胞异常增殖。布格替尼通过特异性地结合到ALK蛋白上,阻断其信号传导路径,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布格替尼在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一项关键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布格替尼治疗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5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7个月。此外,布格替尼还能有效控制脑转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布格替尼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这种适应症基于其在临床试验中的出色表现和安全性。
布格替尼的推荐剂量为前7天每天口服90毫克,之后增加剂量至每天口服180毫克。患者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持续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如果因不良反应以外的原因中断治疗14天或更长时间,则在增加至既往耐受剂量前,以90毫克每日一次的剂量恢复治疗,持续7天。
布格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肺炎、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发热、呼吸困难、肺栓塞和乏力。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治疗中断或剂量调整。如果患者出现新的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应立即暂停服用布格替尼,并及时就医。
在使用布格替尼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强效或中效的CYP3A抑制剂和诱导剂。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布格替尼的血浆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或降低药物疗效。如果无法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布格替尼的剂量。
对于轻度或中度肝损害(Child-Pugh A或B)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对于重度肝损害(Child-Pugh C)的患者,应将布格替尼的剂量降低约40%。肾损害患者中,轻度或中度肾损害(Cockcroft-Gault报告的肌酐清除率≥30 mL/min)也无需调整剂量。
布格替尼在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剂量调整。合理使用布格替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