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唑帕尼(Pazopanib)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葛兰素史克公司(GlaxoSmithKline)研发并于2009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和某些类型的软组织肉瘤。帕唑帕尼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c-Kit等受体的活性,阻止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帕唑帕尼是一种口服的血管生成抑制剂,通过抑制VEGFR、PDGFR与c-Kit活性来发挥作用。这些受体在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VEGFR参与血管生成,为肿瘤提供营养和氧气;PDGFR则与肿瘤微环境的重塑有关;c-Kit则在某些类型的肿瘤细胞增殖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帕唑帕尼通过抑制这些受体的活性,有效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帕唑帕尼的主要适应症包括晚期肾细胞癌和某些类型的软组织肉瘤。临床试验显示,帕唑帕尼在这些疾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例如,一项前瞻性随机试验比较了帕唑帕尼与安慰剂在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肾癌患者和细胞因子治疗后的患者中的效果,结果显示帕唑帕尼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帕唑帕尼的价格因地区和购买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国内,帕唑帕尼的价格相对较高,一盒的价格可能在数千美元。具体价格可能因药品规格和购买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在美国,帕唑帕尼的价格也较高,但医保和援助计划可能会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患者在购买时应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或药师,了解最新的价格信息和购买渠道。
帕唑帕尼的推荐剂量为800毫克,每日一次,空腹服用(至少在进餐前1小时或后2小时)。对于基线中度肝损伤的患者,建议剂量为200毫克,每日一次。严重肝损伤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帕唑帕尼。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帕唑帕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腹泻、恶心、呕吐、疲劳、食欲减退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肝脏毒性、心功能障碍和出血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监测,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帕唑帕尼,因为该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老年人和儿童使用帕唑帕尼时应谨慎,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肝功能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调整剂量,必要时应停药。患者在使用帕唑帕尼期间应避免饮酒和摄入含高脂肪的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代谢。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