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达莫司汀(Bendamustine)是一种兼有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作用的化疗药物,广泛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该药物自2008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以来,逐渐成为淋巴瘤和白血病治疗的重要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苯达莫司汀的适应症、疗效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苯达莫司汀适用于未经治疗或对其他一线疗法(除苯丁酸氮芥外)疗效不足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研究表明,苯达莫司汀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总体生存率(OS)。在一项针对初治CLL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中,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的中位PFS为21.3个月,而对照组为8.3个月。
苯达莫司汀还适用于在利妥昔单抗或含利妥昔单抗方案治疗期间或治疗后6个月内进展的惰性B细胞NHL患者。在治疗NHL方面,苯达莫司汀同样表现出色。一项针对复发/难治性NHL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苯达莫司汀单药治疗的总体缓解率(ORR)为56%,完全缓解率(CR)为26%。这些结果表明,苯达莫司汀在NHL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
除了CLL和NHL,苯达莫司汀还被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何杰金病、浆细胞瘤和某些类型的乳腺癌。虽然这些适应症尚未获得所有监管机构的正式批准,但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总的来说,苯达莫司汀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苯达莫司汀可能导致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水平下降。因此,治疗期间应频繁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建议每周至少监测一次血细胞计数,特别是在治疗的前三周。如果到下一个预定周期的第一天仍未恢复到推荐值,应考虑延迟给药和/或降低剂量。
苯达莫司汀的输液反应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低血压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应进行临床监测,出现严重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对于发生1级或2级输液反应的患者,可以在后续周期中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抗组胺药、退烧药和皮质类固醇。发生3级或4级输液反应的患者应停用苯达莫司汀。
苯达莫司汀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尤其是在治疗的第一个周期内。如果不进行干预,可能导致急性肾衰竭和死亡。预防措施包括积极补液和密切监测血液生化指标,特别是钾和尿酸水平。治疗开始时应使用别嘌醇,但需注意苯达莫司汀与别嘌醇同时使用时,严重皮肤毒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苯达莫司汀治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患者应被告知,如果出现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应立即联系医生。此外,使用苯达莫司汀治疗后,尤其是与利妥昔单抗或奥滨尤妥珠单抗联合使用时,可能出现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PML),这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对于出现新发或恶化的神经系统、认知或行为体征或症状的患者,应在鉴别诊断中考虑PML。
苯达莫司汀在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和老年人中的使用需特别谨慎。动物研究显示,苯达莫司汀具有胚胎毒性,因此妊娠期禁用,治疗期间及结束后6个月内需有效避孕。哺乳期女性应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周内停止哺乳。对于老年人,CLL患者的疗效较年轻患者降低,而NHL患者无显著差异。肾功能损害(肌酐清除率<30 mL/min)和肝功能损害(总胆红素>3×ULN或AST/ALT 2.5–10×ULN且总胆红素1.5–3×ULN)的患者禁用苯达莫司汀。
正确使用苯达莫司汀并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