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兼具烷化剂和嘌呤类似物作用的化疗药物,广泛应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苯达莫司汀的用法用量及其用药指南,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药物。
苯达莫司汀有两种剂型,即溶液剂(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和冻干粉剂(注射用苯达莫司汀)。选择合适的剂型对于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如果计划在稀释至输液袋之前使用含有聚碳酸酯或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的封闭系统转移装置(CSTDs)、适配器和注射器,应选择冻干粉剂型。而使用注射器从药瓶中抽取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并转移至输液袋时,只能使用带有金属针头和聚丙烯针座的聚丙烯注射器。聚丙烯注射器外观呈半透明状。
苯达莫司汀的用法用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00mg/m²,每3周一次,共6个周期。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的推荐剂量为120mg/m²,每4周一次,共8个周期。在实际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对药物的耐受性进行个体化调整。
在使用苯达莫司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稀释方法**: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和复溶后的注射用苯达莫司汀中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浓度不同。溶液剂中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浓度为90mg/mL,冻干粉复溶后的溶液中盐酸苯达莫司汀的浓度为5mg/mL。请勿混合或联用这两种剂型。
2. **给药环境**: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必须在生物安全柜(BSC)或隔离器中,使用带有金属针头和聚丙烯针座的聚丙烯注射器抽取并转移进行稀释。
3. **监测指标**:应频繁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Hgb)和中性粒细胞。在临床试验中,最初每周监测一次血细胞计数。血液学指标的最低点主要出现在治疗的第三周。
不同的人群在使用苯达莫司汀时需要注意不同的事项:
1. **孕妇**:动物研究显示苯达莫司汀具有胚胎毒性(骨骼畸形、胎儿死亡)。因此,妊娠期禁用,治疗期间及结束后6个月需有效避孕。
2. **哺乳期女性**:目前尚无母乳中药物数据,建议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1周内停止哺乳。
3. **具有生殖潜力的男性和女性**: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6个月需避孕。男性在治疗期间及末次给药后3个月需避孕;可能损害生育力(精子形态异常)。
4. **儿童使用**:苯达莫司汀在儿童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立,不建议在儿童中使用。
5. **老年人使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老年患者(≥65岁)的疗效较年轻患者降低,但惰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无显著差异。
在使用苯达莫司汀时,应特别注意以下药物相互作用:
1. **CYP1A2抑制剂**:如氟伏沙明,可能升高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增加毒性风险。建议避免联用。
2. **CYP1A2诱导剂**:如吸烟、利福平等,可能降低苯达莫司汀血药浓度,影响疗效。建议避免联用。
3. **别嘌醇**:苯达莫司汀与别嘌醇同时使用时,严重皮肤毒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在苯达莫司汀治疗开始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使用别嘌醇。
使用苯达莫司汀时,患者可能会遇到以下不良反应:
1. **骨髓抑制**:应频繁监测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Hgb)和中性粒细胞。如果到下一个预定周期的第一天仍未恢复到推荐值,骨髓抑制可能需要延迟给药和/或随后降低剂量。
2. **感染**: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后出现骨髓抑制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告知患者若出现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应立即联系医生。
3. **皮肤反应**:一旦出现皮肤反应,应密切监测。如果皮肤反应严重或持续进展,应暂停或停用苯达莫司汀。
4. **输液反应**:在临床试验中,苯达莫司汀的输液反应较为常见。应进行临床监测,出现严重反应时应停药。发生3级或更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不应再次用药。对于发生1级或2级输液反应的患者,可在后续周期中采取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抗组胺药、退烧药和皮质类固醇。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