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是一种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药物,其在国内的上市时间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特立氟胺在国内的上市情况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特立氟胺(Teriflunomide)于2012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上市,成为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重要药物之一。自那时起,特立氟胺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2018年7月18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特立氟胺在中国上市。这一决定标志着特立氟胺成为国内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重要选择之一。特立氟胺在中国的上市不仅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还极大地丰富了国内的治疗药物种类。
自2018年7月18日上市以来,特立氟胺在中国市场表现良好,逐渐被广大医生和患者认可。2018年,特立氟胺成功进入中国医保目录,进一步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目前,市场上已有原研药和仿制药两种选择,原研药由法国赛诺菲生产,定价约为372美元/盒(14mg*28片),而印度Natco生产的仿制药定价约为96美元/盒(14mg*30片)。
特立氟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因此,在开始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感染筛查,特别是结核病筛查。活动性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应等到感染完全治愈后再开始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严重感染,应暂停特立氟胺治疗,并考虑使用加速清除程序。医生应指导患者报告任何感染症状,以便及时处理。
目前尚无充分的临床数据证明特立氟胺患者接种活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不建议正在使用特立氟胺的患者接种活疫苗。停用特立氟胺后,由于其较长的半衰期,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考虑接种疫苗的时间。
特立氟胺具有潜在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会增加患者患恶性肿瘤的风险,尤其是淋巴增生性疾病。虽然在临床试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增加,但仍需进行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研究来进一步确认。医生应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特立氟胺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包括严重的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荨麻疹以及嘴唇、眼睛、喉咙和舌头的血管性水肿。医生应告知患者这些症状,并指导患者一旦出现相关症状立即就医。患者在使用特立氟胺期间应保持警惕,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开始使用特立氟胺治疗前应排除怀孕,因为特立氟胺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高血压患者在开始特立氟胺治疗前应检查血压,并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在开始使用特立氟胺治疗前6个月内,应获得转氨酶和胆红素水平的检测结果,以评估肝脏功能。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