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氟胺,这款备受关注的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药物,终于在国内市场上崭露头角。自2018年获得国家药监局的批准后,特立氟胺迅速进入了国内市场,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特立氟胺的上市历程、价格信息以及用药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药物。
特立氟胺最早由赛诺菲-安万特公司(Sanofi-Aventis)开发,并于2012年9月12日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用于治疗成人多发性硬化症。这一里程碑事件标志着特立氟胺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正式开启。
在美国获批后,特立氟胺迅速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了上市许可,成为多发性硬化症治疗领域的重要药物之一。其独特的抗炎和免疫调节机制,为许多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2018年,特立氟胺获得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并正式在国内上市。这一消息无疑为中国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带来了福音。在此之前,中国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主要依赖进口药物,不仅价格高昂,而且供应不稳定。特立氟胺的上市,不仅填补了这一空白,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用药可及性。
随着首款国产特立氟胺片的上市销售,国内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该药物由盛世泰科研发,首批患者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苏州等城市受益。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医药行业的进步,也彰显了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对罕见病患者的关怀。
特立氟胺的价格因生产厂家和规格不同而有所差异。原研药由法国赛诺菲生产,每盒定价约为372美元,每盒含14mg*28片。而印度Natco生产的仿制药,每盒定价约为96美元,每盒含14mg*30片。患者可以通过正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这些药物,注意甄别药品真伪,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
特立氟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会增加患者的感染风险。因此,活动性急性或慢性感染患者在感染得到解决前不应开始特立氟胺治疗。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感染,应暂停特立氟胺治疗并采取加速清除程序。在恢复治疗前,应重新评估获益和风险。
在使用特立氟胺前,应对患者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血液试验,以筛查潜伏性结核感染。特立氟胺尚未在结核筛查阳性患者中进行研究,因此对于肺结核筛查呈阳性的患者,应在使用特立氟胺治疗前进行标准的医疗实践治疗。
目前没有临床数据表明在服用特立氟胺的患者中活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不建议在特立氟胺治疗期间接种活疫苗。停用特立氟胺后,考虑接种疫苗时应考虑到特立氟胺的长半衰期。
特立氟胺可引起过敏反应和严重过敏反应。患者在使用特立氟胺期间,应注意观察是否出现呼吸困难、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等过敏反应的症状。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
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淋巴增生性疾病,随着一些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而增加。虽然特立氟胺在临床试验中未显著增加恶性肿瘤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的风险,但仍需更大规模和更长期的研究来确定其安全性。
在使用特立氟胺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压检查,适当控制血压升高。此外,患者应注意观察是否有新发或恶化的肺部症状,如咳嗽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可能是间质性肺病的迹象。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停药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特立氟胺不推荐用于严重免疫缺陷、骨髓疾病或严重、不受控制的感染患者。孕妇和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开始使用特立氟胺治疗前应排除怀孕。高血压患者在开始特立氟胺治疗前应检查血压,并定期复查。
总之,特立氟胺的上市为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患者在使用特立氟胺时,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上述各项注意事项,确保用药安全。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