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brigatinib),商品名为Alunbrig,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格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布格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够靶向抑制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和ROS1(c-ros原癌基因1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通过阻断这些激酶的信号传导路径,布格替尼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布格替尼对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特别是对于那些对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布格替尼在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色。一项关键的临床试验显示,布格替尼在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50%以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7个月。此外,布格替尼还能有效控制脑转移,对于脑转移患者同样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布格替尼的主要适应症包括:经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此外,布格替尼也被用于治疗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
布格替尼的推荐初始剂量为90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天。随后,剂量增加至180mg,每日一次。患者应整片吞服,不要压碎或咀嚼药片。布格替尼可以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具体应遵循医生的建议。
如果患者因不良反应需要调整剂量,可根据具体情况减少剂量。常见的剂量调整方案包括:从180mg降至90mg,或从90mg降至60mg。如果因不良反应以外的原因中断布格替尼治疗14天或更长时间,应以90mg每日一次的剂量恢复治疗,持续7天后再增加至既往耐受剂量。
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布格替尼的剂量需要适当调整。轻度和中度肝功能受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重度肝功能受损(Child-Pugh C级)的患者应将剂量降低约40%。对于肾功能受损的患者,轻度和中度肾功能受损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重度肾功能受损(肌酐清除率15-29mL/min)的患者应将剂量降低约50%。
布格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恶心、腹泻、疲劳、头痛、便秘、肌肉疼痛等。这些副作用通常较轻微,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对症治疗来缓解。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高血压、心动过缓和视觉障碍等。患者应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
使用布格替尼时,患者可能会发生与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应密切监测新的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暂停服用布格替尼,并及时就医进行评估。对于1级或2级ILD/非感染性肺炎,可在恢复至基线后降低剂量继续治疗;对于3级或4级ILD/非感染性肺炎,应永久停用布格替尼。
布格替尼可能导致高血压,患者在治疗前应控制血压。治疗2周后应监测血压,此后至少每月监测一次。如果患者在最佳抗高血压治疗下仍发生3级高血压,应暂停服用布格替尼,待血压恢复正常后再以相同剂量继续治疗。如果发生4级高血压或3级高血压复发,应考虑永久停用布格替尼。
布格替尼应储存在原包装中,温度不超过30°C,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药物应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受潮。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将药物放在避光的地方。建议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
患者在服用布格替尼期间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吸烟和饮酒。同时,患者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果患者需要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应咨询医生,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布格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危害,因此育龄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和末次给药后至少4个月内应使用有效的非激素避孕措施。建议有生育能力女性伴侣的男性在治疗期间和布格替尼末次给药后至少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应避免母乳喂养。
布格替尼是一种有效的ALK和ROS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适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表明,布格替尼对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布格替尼的推荐初始剂量为90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7天,随后增加至180mg,每日一次。特殊情况下,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肝功能和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特别注意剂量调整。
患者在服用布格替尼时应注意常见的副作用,如恶心、腹泻等,以及严重的副作用,如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高血压等。合理的药物存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