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唑帕尼(Pazopanib),又称为维全特或培唑帕尼,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和软组织肉瘤(STS)。帕唑帕尼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和其他酪氨酸激酶受体来阻止肿瘤的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然而,帕唑帕尼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关注。
帕唑帕尼在治疗肾细胞癌和软组织肉瘤时,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腹泻、高血压、发色改变(色素脱失)、恶心、厌食和呕吐。这些副作用在大多数患者中通常是可管理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剂量。
帕唑帕尼还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肝毒性、心律失常、伤口愈合受损、甲状腺功能减退、蛋白尿、肿瘤溶解综合征和感染。其中,肝毒性是最需要密切关注的副作用之一,表现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胆红素升高,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对于老年人(65岁及以上)和特定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帕唑帕尼的副作用风险更高。老年人发生肝毒性的风险更大,而中度和重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帕唑帕尼,必要时应减少剂量或避免使用。
帕唑帕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800mg(4片200mg),应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剂量需要调整。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应将剂量减少至200mg,每日一次;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则不推荐使用帕唑帕尼。同时,如果患者需要使用强效CYP3A4抑制剂,帕唑帕尼的剂量也应减少至400mg。
帕唑帕尼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例如,帕唑帕尼与强效CYP3A4抑制剂合用可增加帕唑帕尼的浓度,应避免同时使用。如果不可避免,应减少帕唑帕尼的剂量。与强效CYP3A4诱导剂合用则可能降低帕唑帕尼的血浆浓度,不建议长期使用。此外,帕唑帕尼与胃酸减少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合用可能减少帕唑帕尼的吸收,应避免同时使用,或使用短效抗酸剂并间隔几小时给药。
患者在使用帕唑帕尼期间,应注意以下几点:
帕唑帕尼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潜在的副作用。通过合理的剂量调整和药物相互作用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