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非尼酮(ESBRIET)是一种用于治疗轻、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药物。该药由美国 Marnac 公司研发,2008 年 10 月 16 日在日本首次获批上市,2016 年在中国获批上市,并于 2019 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吡非尼酮的主要成分是吡非尼酮,常见别称有 ESBRIET、艾思瑞、pirfenex。本文将详细介绍吡非尼酮的用药指南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该药物。
吡非尼酮(ESBRIET)是一种抗纤维化药物,主要用于治疗轻、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正确使用该药物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疗效,同时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以下是详细的用药指南。
1. 初始剂量: 吡非尼酮的初始剂量为每次 200mg,每日 3 次,餐后服用。这是因为空腹服用时,吡非尼酮在血液中的浓度会明显升高,可能导致副作用。因此,餐后服用为宜。
2. 剂量递增: 建议在两周的时间内逐渐增加剂量。具体做法是在每次服用时增加 200mg,最终将剂量维持在每次 600mg(每日 1800mg)。在此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耐受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皮肤反应、肝功能变化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应根据临床症状减少剂量或暂停用药,待症状缓解后再逐步增加剂量。
3. 维持剂量: 最佳的维持剂量为每次 400mg(每日 1200mg)以上。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剂量。
吡非尼酮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皮疹、腹痛、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疲劳、头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头晕、呕吐、胃食管反流病、鼻窦炎、失眠、体重下降和关节痛。这些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至中度,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来缓解。
1. 皮肤反应: 服用吡非尼酮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如皮疹。使用 SPF50+,PA+++ 的防晒霜可以预防光毒性(光线过敏症)的发生。
2. 胃肠道症状: 如果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适,应暂时停药,并咨询医生。医生可能会建议减少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3. 肝功能变化: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CYP1A2 诱导剂: 吡非尼酮主要通过 CYP1A2 代谢。与 CYP1A2 诱导剂(如烟酸、奥卡西平、利福平等)同时使用会减少吡非尼酮的暴露,从而影响疗效。因此,在使用吡非尼酮治疗前应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并避免同时使用。
2. CYP1A2 抑制剂: 强效 CYP1A2 抑制剂(如氟伏沙明、依诺沙星等)会显著增加吡非尼酮的暴露量,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建议在使用吡非尼酮治疗前停止使用这些药物,并在治疗期间避免使用。
为了确保吡非尼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患者在使用该药物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孕妇: 孕妇使用吡非尼酮的数据不足,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权衡药物的潜在益处和风险,做出最佳决策。
2. 哺乳期女性: 目前尚不清楚吡非尼酮是否存在于母乳中,因此哺乳期女性在使用该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
3. 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安全性或有效性差异,无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但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为复杂,应密切关注药物的副作用。
1. 饮食: 由于空腹服用吡非尼酮可能导致副作用,因此建议患者餐后服用。此外,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因为葡萄柚汁可能干扰吡非尼酮的疗效。
2. 戒烟: 吸烟会降低吡非尼酮的疗效,因此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前应戒烟,并在用药期间避免吸烟。戒烟不仅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还有助于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3. 防晒: 使用 SPF50+,PA+++ 的防晒霜可以预防光毒性(光线过敏症)的发生。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可能会导致皮肤问题,因此户外活动时应做好防晒措施。
1. 肝功能监测: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变,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减少剂量或暂停用药。
2. 体重监测: 吡非尼酮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因此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体重变化。如果体重显著下降,应及时咨询医生。
3. 心血管监测: 在动物实验中,吡非尼酮可能会导致血压降低、心跳加快和心电图异常。虽然这些效应在人体中的表现尚不明确,但患者仍应密切关注心血管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通过上述详细的用药指南和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使用吡非尼酮,确保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