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吡非尼酮(艾思瑞)是一种用于治疗轻、中度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药物。它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过程,减缓疾病的进展。正确使用吡非尼酮对于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反应至关重要。以下是吡非尼酮(艾思瑞)的详细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吡非尼酮(艾思瑞)的初始剂量为每次200毫克,每日3次。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空腹时药物在血液中浓度升高的风险,从而降低副作用的发生概率。初始剂量应在两周内逐渐增加,具体如下:
在剂量递增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如果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皮肤反应、肝功能异常或体重下降等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直至症状缓解后再逐渐增加剂量。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如严重的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反应或肝功能指标显著升高,应根据临床症状减少剂量或暂时停药。建议将维持剂量调整为每次400毫克,每日3次,即每日1200毫克。在症状改善后,可再次尝试逐渐增加剂量,但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对于轻度至中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吡非尼酮,并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如有必要,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或停药。严重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建议使用吡非尼酮。
吡非尼酮(艾思瑞)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服用,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建议在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每次服药时应整粒吞服,不得咀嚼或压碎胶囊。
在服用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肝功能异常。同时,应密切关注皮肤反应、胃肠道症状和其他可能的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吡非尼酮(艾思瑞)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皮疹、腹痛、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疲劳、头痛、食欲下降、消化不良、头晕、呕吐、胃食管反流病、鼻窦炎、失眠、体重下降和关节痛。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特别是ALT和AST水平的监测。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皮肤反应,尤其是光敏反应,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并使用SPF50+,PA+++的防晒霜。如果出现严重的皮肤过敏反应,如大面积红斑、水疱或瘙痒,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轻度至中度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谨慎使用吡非尼酮,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有必要,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或停药。对于需要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不建议使用吡非尼酮,因为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在这一人群中得到充分研究。
在使用吡非尼酮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如有肾功能异常的症状,如尿量减少、浮肿或高血压,应立即告知医生。
吸烟会显著降低吡非尼酮的血药浓度,从而影响其疗效。因此,建议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治疗前戒烟,并在治疗期间避免吸烟。如果患者无法戒烟,医生可能会考虑调整剂量,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除了戒烟外,患者还应注意避免吸入二手烟。吸烟不仅会影响吡非尼酮的疗效,还会加重肺部疾病,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服用吡非尼酮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以维持稳定的体重。吡非尼酮可能导致体重下降,因此患者应定期监测体重变化,并在体重显著下降时咨询医生。
患者应避免饮用葡萄柚汁,因为葡萄柚汁会干扰吡非尼酮的代谢,增加药物的血药浓度,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同时,患者应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吡非尼酮主要通过CYP1A2代谢,因此应避免与强效CYP1A2抑制剂(如氟伏沙明、依诺沙星)同时使用。这些药物会显著增加吡非尼酮的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如果必须使用这些药物,应减少吡非尼酮的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此外,患者在使用吡非尼酮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可能影响肝功能的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加重肝脏负担。如有必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
孕妇使用吡非尼酮的数据不足,因此建议孕妇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哺乳期女性应咨询医生,评估母乳喂养的风险和益处。儿科患者和老年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完全确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对于发作性脑部疾病的患者(如局灶性兴奋或发作性睡眠),建议密切观察脑电图的病理变化,并在医生的指导下慎重使用吡非尼酮。
通过以上详细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吡非尼酮(艾思瑞),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