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洛拉替尼(博瑞纳)是一款专门针对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ALK蛋白的活性,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尤其适用于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洛拉替尼不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有效控制脑转移癌的发展。本文将详细介绍洛拉替尼的作用功效及其用药注意事项。
洛拉替尼片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它通过阻断ALK激酶活性来抑制肿瘤生长,从而有效地抑制癌细胞的增生和复制,达到控制病情发展的效果。该药物不仅适用于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还可用于ROS1重排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以及EGFR-TKI耐药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使用洛拉替尼片后,患者可能观察到咳嗽、咳血、胸痛等呼吸系统症状的改善,以及体重下降等症状的缓解。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减少了因症状加重而需要频繁就医的情况。
洛拉替尼片具有良好的血脑屏障穿透能力,能够在脑部达到较高的浓度,从而发挥有效的抗癌作用,有助于控制脑转移癌的发展。该药物还能通过对c-Kit和PDGFRα激酶的双重抑制作用来阻断肿瘤细胞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生长和迁移,缩小肿瘤体积。
洛拉替尼的这些特点使其成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显著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洛拉替尼是处方药,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患者应按时服药,并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如果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或不耐受现象,应及时停药并就医。定期进行血液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扫描以及肝肾功能检测,以监测药物效果和副作用。
洛拉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00毫克,每日一次口服,伴或不伴食物,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整片吞下,不要咀嚼、压碎或分裂药片。如果片剂破碎、破裂或其他不完整的情况,不要服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洛拉替尼,如果错过了一次剂量,则应继续服用错过的剂量,除非下一次剂量是在4小时内。不要同时服用2剂以弥补错过的剂量。如果服用洛拉替尼后出现呕吐,则不要再服用额外剂量,但应继续服用下一剂量。
洛拉替尼与敏感的CYP3A4底物共同给药可能会增加其血浆浓度,从而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或严重程度。CYP3A4底物包括地西泮、劳拉西泮等。避免与敏感的CYP3A4底物同时给药。如果不能避免这些敏感的CYP3A4底物同时给药,监测患者是否增加了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合理使用洛拉替尼,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