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瑞替尼是一种用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虽然该药物在临床上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其不良反应也不容忽视。本文将详细介绍塞瑞替尼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不适。
塞瑞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涉及胃肠道和肝脏功能。根据临床研究,750mg空腹给药的患者中有95%发生了腹泻、恶心、呕吐或腹痛,其中14%的患者为重度病例(3级或4级)。36%的患者因这些症状需要中断给药或者下调剂量,1.6%的患者因此停止治疗。这些胃肠道反应通常在开始服用塞瑞替尼后的前几周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除了常见的胃肠道反应,塞瑞替尼还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750mg空腹给药的患者中有12.1%因不良事件永久终止治疗,最常见的是感染性肺炎(0.6%)和呼吸衰竭(0.6%)。此外,肝脏实验室检查异常也是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3/4级的发生率分别为肝脏实验室检查异常(5%)、疲劳(5%)、呕吐(5%)、高血糖(5%)、恶心(5%)及腹泻(5%)。
在老年人群中,年龄≥65岁的患者安全性特征与年龄小于65岁的患者相似。在中国人群中,一项单臂、多中心研究A2109纳入了103例既往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ALK阳性NSCLC患者,所有患者以750mg每日一次空腹服药剂量开始治疗。结果显示,49例(47.6%)患者剂量降低至少一次,其中15例患者剂量降低一次以上。观察到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与塞瑞替尼其他研究中的结果相似。
为了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建议患者在低脂肪餐后服用塞瑞替尼。临床研究表明,与食物同服本品450mg的患者,胃肠道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有所降低。例如,腹泻的发生率从76%降至56%,恶心从50%降至45%,呕吐从56%降至35%,3/4级不良反应从12%降至1.1%。
定期监测肝功能对于使用塞瑞替尼的患者至关重要。建议在开始治疗前、治疗前3个月每2周监测一次ALT和AST,之后每月监测一次。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应根据严重程度停用、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塞瑞替尼。
高血压患者在使用塞瑞替尼时应特别注意血压管理。建议在治疗前优化血压,在治疗开始后1周监测血压,此后至少每月监测一次。如果血压控制不佳,应根据严重程度停用、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塞瑞替尼。
对于有明显QTc延长风险的患者,应在基线和周期性治疗期间评估QT间期、电解质和TSH。如果患者同时使用强效和中度CYP3A抑制剂或已知延长QTc间期的药物,应更频繁地监测QT间期。根据严重程度,暂停用药并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塞瑞替尼。
对严重或危及生命的出血患者,应永久停用塞瑞替尼。如果出现急性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烧),应及时停用塞瑞替尼并进行进一步检查。
通过以上详细说明,希望患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塞瑞替尼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从而在治疗过程中更加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