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帕替尼(RINVOQ)是一种选择性JAK抑制剂,主要由美国艾伯维公司开发,于2019年获得美国FDA批准。乌帕替尼在治疗多种免疫介导性疾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本文将详细探讨乌帕替尼的作用机制、功效以及其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
乌帕替尼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抑制JAK(Janus激酶)家族中的JAK1、JAK2、JAK3和TYK2。这些激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起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中。乌帕替尼通过抑制这些激酶,减少了炎症介质的产生和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炎症症状。具体来说,乌帕替尼能够:
乌帕替尼在多种免疫介导性疾病中展现出显著的功效,以下是其主要适应症:
乌帕替尼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TNF(肿瘤坏死因子)阻断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甲氨蝶呤或其他非生物(常规)DMARD(如羟氯喹、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联合使用。乌帕替尼能够有效减轻关节疼痛、肿胀和晨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乌帕替尼适用于治疗对一种或多种TNF阻断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和2岁以上儿童患者的活动性银屑病关节炎。乌帕替尼能够显著改善皮肤病变和关节症状,减少炎症标志物的水平。
乌帕替尼可用于治疗对TNF阻断剂反应不足或不耐受的成人活动性非放射性中轴型脊柱关节炎,并有客观炎症征象。乌帕替尼能够减轻疼痛和僵硬,改善患者的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
虽然乌帕替尼在治疗多种免疫介导性疾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效果,但也有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需要注意:
在使用乌帕替尼的过程中,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和肺部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
在接受乌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报告。因此,对于活动性严重感染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乌帕替尼。在使用乌帕替尼之前,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风险和获益。在治疗期间和之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体征和症状。如果患者出现严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应及时中断乌帕替尼治疗。一旦感染得到控制,可以考虑恢复治疗。
使用乌帕替尼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对于中性粒细胞计数低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乌帕替尼,并中断治疗。定期监测中性粒细胞计数,确保患者的安全。
对于淋巴细胞计数低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乌帕替尼,并中断治疗。定期监测淋巴细胞计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在基线和治疗过程中,应评估血红蛋白水平。对于低血红蛋白水平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或中断乌帕替尼治疗。
开始治疗后约12周,应评估血脂参数,此后根据高脂血症临床指南进行评估。根据高脂血症的临床治疗指南对患者进行管理。
在常规患者治疗期间,如果观察到ALT或AST升高,并怀疑存在药物性肝损伤,应中断乌帕替尼治疗,直到排除这种诊断。
为了保证乌帕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正确存储药物:
乌帕替尼的有效期为24个月,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注意用法用量,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