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药物,自2014年在美国获得FDA批准后,于2017年9月在中国获批上市。这标志着中国的患者可以合法购买和使用这一重要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尼达尼布在国内的上市情况及其价格信息。
尼达尼布(Nintedanib)于2017年9月在中国正式获批上市,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该药物在中国的上市为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尼达尼布在中国的上市不仅意味着患者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取药物,还意味着其质量得到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认可。
尼达尼布在国内的价格因不同规格和生产厂家而有所不同。根据最新的市场信息,尼达尼布在国内的医保价格如下:
这些价格是医保报销前的价格,实际支付金额会根据各地医保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患者在购买尼达尼布时,建议咨询当地医院或医保部门,了解具体的报销比例和流程。
尼达尼布已于2020年3月1日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这意味着患者在购买该药物时可以享受一定的医保报销。医保报销的具体比例和金额会因地区和患者个人情况而异,但总体上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尼达尼布的使用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增高在1.5倍正常值上限(ULN)之内,且无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B)迹象时,可以中断治疗或降低剂量至每次100mg,每日两次。如果AST或ALT超过1.5倍ULN,或有中度肝损伤(Child-Pugh B)的体征或症状,应停用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的推荐剂量为每次150mg,每日两次,给药间隔大约为12小时。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以根据耐受程度将剂量降低至100mg,每日两次。如果患者不能耐受100mg,每日两次,则应停止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出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调整剂量或停药。
尼达尼布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研究,因此不推荐用于儿童。对于老年人(≥65岁),尼达尼布的使用与年轻患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75岁的患者可能需要通过降低剂量来管理不良反应。对于轻度肝损伤患者(Child-Pugh A级),应谨慎使用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应与食物同服,用水送服整粒胶囊。不应咀嚼或碾碎胶囊,因为这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和效果。如果漏服了一个剂量的药物,应在下一计划服药时间继续服用推荐剂量,不应补服漏服的剂量。每日最大剂量不应超过300mg。
尼达尼布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尼达尼布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特别是与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合用时,应特别注意剂量调整。
尼达尼布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药物,已在中国上市并纳入医保目录。患者在使用尼达尼布时,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肝功能,合理调整剂量,注意饮食和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