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乐替尼(Alec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这种药物通过抑制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的功能,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艾乐替尼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
艾乐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针对ALK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它能够有效地抑制ALK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艾乐替尼的化学名称为Alectinib,商品名为ALECENSA。该药物于2015年12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目前已在中国上市并纳入医保。
艾乐替尼主要用于治疗经FDA批准的检测中检测到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种药物特别适合那些已经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对克唑替尼耐药的患者。艾乐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
艾乐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00毫克,每日两次,随餐服用。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级)的患者,推荐剂量为450毫克,每日两次。患者应持续服用艾乐替尼,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如果漏服一剂或在服用一剂后出现呕吐,应在规定时间服用下一剂,不应补服漏掉的剂量。
在接受艾乐替尼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每两周监测一次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之后根据临床需要每月监测一次。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应根据严重程度调整剂量或停药。
使用艾乐替尼治疗的患者可能出现间质性肺病(ILD)/肺炎,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和发热等呼吸道症状恶化,应立即进行相关检查。一旦确诊为ILD/肺炎,应立即停用艾乐替尼,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永久停药。
艾乐替尼可能导致心动过缓,建议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如果出现无症状性心动过缓,无需调整剂量;如果心率降至60次/分钟以下,应暂停使用艾乐替尼,并评估是否存在其他引起心动过缓的药物。在恢复无症状性心动过缓或心率达到60次/分钟以上时,可以减少剂量继续使用。
艾乐替尼还可能导致其他不良反应,如疲劳、便秘、水肿和肌痛等。患者应报告任何不明原因的肌肉疼痛、压痛或无力,定期监测肌酸磷酸激酶(CPK)水平。如果出现溶血性贫血,应保留艾乐替尼并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测。确诊后可考虑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艾乐替尼应储存在不超过30°C的环境中,避免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条件下。药物应避光、密封、存放于干燥处,以防止药物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
目前市场上有多款艾乐替尼的仿制药,价格因产地和规格而异。例如,孟加拉碧康生产的艾乐替尼(150mg * 120粒)的价格约为1184美元;老挝卢修斯生产的艾乐替尼(150mg * 56粒)的价格约为179美元;孟加拉珠峰生产的艾乐替尼(150mg * 56粒)的价格约为207美元。患者在购买时应注意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