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芦曲泊帕(lusutrombopag),也称为Mulpleta,是由日本盐野义研发的一种用于治疗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这种药物已经在多个国家获得批准,并在中国进入医保,成为慢性肝病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芦曲泊帕的作用机制、适应症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芦曲泊帕主要适用于计划接受手术(包括诊断性操作)的慢性肝病伴血小板减少症的成年患者。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常常导致手术风险增加,而芦曲泊帕能够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从而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风险。然而,慢性肝病患者不应通过服用芦曲泊帕来恢复正常的血小板计数,因为这并不是该药物的主要用途。
芦曲泊帕是一种血小板生成素(TPO)受体激动剂。它通过模拟天然TPO的作用,刺激骨髓中的巨核细胞增殖和分化,进而促进血小板的生成。临床试验表明,芦曲泊帕在提升血小板计数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血小板水平,从而为手术提供安全保障。
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芦曲泊帕在提升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一项在中国进行的III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接受芦曲泊帕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的血小板计数明显高于安慰剂组。此外,芦曲泊帕的安全性也得到了验证,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头痛,发生率约为3%。
总体而言,芦曲泊帕在治疗慢性肝病患者的血小板减少症方面表现出了卓越的效果,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在使用芦曲泊帕之前,患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肝功能测试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评估患者是否适合使用芦曲泊帕。此外,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和其他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芦曲泊帕的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每次3mg,连续服用7天。患者可以在饭前或饭后服用,但最好保持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如果在服药期间忘记了一次剂量,应尽快补服,然后继续按原计划服用。建议在手术前8-14天开始服用芦曲泊帕,最后一次服药后2-8天进行手术。
芦曲泊帕是一种TPO受体激动剂,与慢性肝病患者的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并发症有关。因此,对于存在血栓栓塞风险因素的患者,如遗传性血栓前状态(凝血因子V、凝血酶原20210A、抗凝血酶缺乏,或蛋白C/S缺陷),应谨慎使用。在治疗期间,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以确保血小板水平在安全范围内。
此外,妊娠女性在使用芦曲泊帕时应谨慎考虑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哺乳期女性在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用药后至少28天内不建议哺乳,以避免药物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
临床试验表明,芦曲泊帕与环孢素(P-gp和BCRP抑制剂)或含多价阳离子的抗酸剂(如碳酸钙)联合使用时,未观察到芦曲泊帕暴露量发生具有临床意义的变化。同样,与咪达唑仑(CYP3A底物)联合使用时,也未观察到咪达唑仑暴露量发生显著变化。
芦曲泊帕对CYP酶(CYP1A2、CYP2A6、CYP2B6、CYP2C8、CYP2C9、CYP2C19、CYP2D6以及CYP3A4/5)的抑制作用较低,且不具有诱导作用。芦曲泊帕也是P-gp和BCRP的底物,但对其它转运系统的抑制作用较低。
芦曲泊帕应密封保存,并放置在不超过25℃的环境中。请将药物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避免因误食而导致意外。建议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及时联系医生或药剂师。
芦曲泊帕(Mulpleta)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的药物,能够在手术前显著提升血小板计数,降低手术风险。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物的正确用法、剂量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通过合理的管理和监测,芦曲泊帕能够为慢性肝病患者带来显著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