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brigatinib),商品名为Alunbrig,是一种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肺癌的靶向药物。它主要用于那些已经使用过克唑替尼治疗但疾病仍然进展的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格替尼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布格替尼是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针对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进行抑制。ALK基因突变是导致某些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布格替尼通过抑制ALK激酶的活性,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这种靶向治疗方式能够更精确地作用于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提高治疗效果。
布格替尼的主要适应症是用于治疗经克唑替尼治疗后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克唑替尼毒性的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研究显示,布格替尼在这些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肿瘤效果,能够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布格替尼还可以用于一线治疗某些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布格替尼的推荐剂量为前7天每天一次口服90毫克,之后增加剂量至每天一次180毫克。如果因不良反应以外的原因中断治疗14天或更长时间,则在增加至既往耐受剂量前,以90毫克每日一次的剂量恢复治疗,持续7天。布格替尼可以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应指导患者整片吞服,不要压碎或咀嚼药片。如果漏服一剂或在服药后发生呕吐,不应补充漏服剂量,而应在下次服药时间服用规定剂量。
布格替尼的剂量调整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如肝肾功能损害、是否与其他药物合用等因素。对于轻度或中度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一般不建议调整剂量;但对于重度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需要适当降低剂量。
使用布格替尼可能会带来一些副作用,如视觉障碍、高血压、心动过缓等。其中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感染性肺炎、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呼吸困难、肺栓塞和乏力等。因此,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健康状况,如果出现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馈。
使用布格替尼曾发生与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一致的重度、危及生命和致死性肺部不良反应。应监测新的呼吸道症状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等),尤其是在开始布格替尼治疗的第一周。出现新的呼吸道症状或恶化的呼吸道症状患者应暂停服用布格替尼,并及时评估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症状原因(如肺栓塞、肿瘤进展和感染性肺炎)。对于1级或2级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在恢复至基线后根据表1降低剂量继续布格替尼治疗或停用布格替尼。因3级或4级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或1级或2级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复发应永久停用布格替尼。
布格替尼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合并用药会增加布格替尼的血浆浓度,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避免布格替尼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合并用药。如果无法避免同时给予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则应按照建议调整剂量。例如,布格替尼每日一次剂量应降低约50%(即从180毫克降低至90毫克,或从90毫克降低至60毫克)。如果无法避免与CYP3A中效诱导剂合并用药,则应根据建议调整剂量。停用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后,恢复使用CYP3A抑制剂前耐受的布格替尼剂量。
总之,布格替尼作为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治疗ALK阳性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效果。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并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剂量调整和管理,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