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格替尼(brigatinib),商品名为Alunbrig,是一种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创新药物。该药于2022年3月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成为肺癌领域的又一重要治疗选择。本文将详细介绍布格替尼的适应症和作用功效,以及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布格替尼单药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这种适应症主要针对那些已经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但疾病仍进展或不能耐受克唑替尼毒性的患者。布格替尼通过抑制ALK激酶的活性,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布格替尼的主要成分是brigatinib,这是一种高效的选择性ALK抑制剂。它能够有效地阻断AL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存活。布格替尼不仅对ALK突变有显著效果,还能克服某些耐药突变,如G1202R突变,使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研究显示,布格替尼在临床试验中表现出优异的疗效。一项名为ALTA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布格替尼在经克唑替尼治疗后的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5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7个月。这些数据表明,布格替尼在治疗ALK阳性的NSCLC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布格替尼在剂量为90mg和180mg每日一次时的几何平均(CV%)稳态最大浓度(Cmax)分别为552(65%)ng/mL和1452(60%)ng/mL,相应的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au)为8165(57%)ng·h/mL和20276(56%)ng·h/mL。这些数据表明,布格替尼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使用布格替尼可能会出现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如视觉障碍、高血压、心动过缓等。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健康状况,一旦出现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反馈。对于严重的不良反应,如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患者应立即停止用药并就医。
间质性肺病(ILD)/非感染性肺炎是布格替尼使用中最需关注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患者在开始治疗的前几周内应特别注意新的或加重的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等。如出现这些症状,应暂停用药并及时评估其他可能的原因,如肺栓塞、肿瘤进展和感染性肺炎。
布格替尼在不同人群中的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对于妊娠女性,布格替尼可能会对胎儿造成危害,因此应告知育龄期女性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并建议在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4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非激素避孕措施。对于哺乳期女性,应建议在布格替尼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不要进行母乳喂养。
对于老年人群,虽然在≥65岁的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未观察到安全性或有效性的总体差异,但仍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对于儿童患者,目前尚无儿科患者使用布格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因此不推荐在儿童中使用。
布格替尼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需要特别注意。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会增加布格替尼的血浆浓度,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因此,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如果无法避免,应按照建议调整剂量。
相反,强效或中效CYP3A诱导剂会降低布格替尼的血浆浓度,可能减弱其疗效。同样,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如果无法避免,也应根据建议调整剂量。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布格替尼(brigatinib)在治疗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