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唑帕尼是一种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和其他实体瘤的靶向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帕唑帕尼的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重要药物。
帕唑帕尼的正确使用方法对于确保疗效和减少副作用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用药指导:
帕唑帕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800毫克(4片200毫克),不与食物一起服用(至少在进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初始剂量鉴定应是400毫克,后续剂量的增减应根据患者的个体耐受性,每次增减200毫克。
帕唑帕尼应在每天固定的时间服用,以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如果错过一次剂量,且距离下一次剂量不足12小时,不应补服,等到下一次服药时间再继续服用。帕唑帕尼应整片吞服,不要压碎或咀嚼药片,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
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剂量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1.5~3倍正常值上限和任何丙氨酸转氨酶值)应将剂量减少至200毫克,每日一次。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3倍正常值上限和任何丙氨酸转氨酶值)不建议使用帕唑帕尼。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严重肾功能损害或接受透析的患者不建议使用。
为了确保帕唑帕尼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帕唑帕尼与强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苯妥英钠等)合用时,可能会降低帕唑帕尼的血浆浓度,影响疗效。因此,应避免与这些药物合用。如果无法避免长期使用强CYP3A4诱导剂,则不建议使用帕唑帕尼。
帕唑帕尼可能引起肝功能异常,特别是与辛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合用时,肝功能异常的风险会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如果出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帕唑帕尼可能影响伤口愈合。因此,患者在择期手术前至少1周应停止服用帕唑帕尼。大手术后至少2周内不要给药,直到伤口完全愈合。伤口愈合并发症解决后恢复使用帕唑帕尼的安全性尚未确定。
帕唑帕尼可能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在基线、治疗期间和有临床指征时应监测甲状腺功能检查,并酌情处理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帕唑帕尼可能导致蛋白尿。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进行基线和定期尿液分析,并根据临床指征随访测量24小时尿蛋白。如果出现严重蛋白尿,应停用帕唑帕尼,然后根据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通过遵循上述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安全地使用帕唑帕尼,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如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