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是一种高效的选择性抑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的口服靶向药物,自2013年在美国获得FDA批准上市以来,迅速成为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药物。2018年,伊布替尼正式获批进入中国市场,商品名为“亿珂”。本文将详细介绍伊布替尼在中国的市场情况、购买渠道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伊布替尼最初由Pharmacyclics公司研发,于2013年11月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15年,艾伯维收购Pharmacyclics获得了伊布替尼的美国市场商业权利,而强生则拥有伊布替尼在全球其他国家的商业权利。2017年8月,伊布替尼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正式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亿珂”。2018年,伊布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伊布替尼在中国市场上有多种来源,包括原研药和仿制药。原研药由强生公司生产,目前在中国市场上销售。2022年10月14日,先声药业仿制的伊布替尼胶囊也获得了中国国家药监局的批准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的选择。此外,一些国际仿制药厂家如孟加拉珠峰、印度NATCO和印度海德隆等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不同规格的伊布替尼,这些仿制药在中国的购买渠道也相对较多。
在中国,伊布替尼的市场价格大约在600到700美元左右,但由于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购买该药,实际支付费用会大幅降低。具体医保报销比例和价格可能会因地区和医保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国际仿制药,价格相对更低,例如孟加拉珠峰的140mg*120粒装售价约为185美元,印度NATCO的140mg*30粒装售价约为73美元,印度海德隆的140mg*30粒装售价约为69美元。
伊布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淤血、皮疹、关节痛、腹泻、疲劳、外周水肿、上呼吸道感染、肌肉骨骼疼痛和肺炎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这些副作用,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轻度的恶心可以通过调整饮食习惯来缓解,严重的腹泻则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伊布替尼的安全性尚未完全确定,因此不推荐使用。老年人使用伊布替尼时应特别注意剂量调整,避免出现药物积累引起的不良反应。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使用,并定期监测相关指标。
伊布替尼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在使用CYP3A抑制剂或诱导剂时。患者在使用伊布替尼期间应避免同时服用某些特定药物,如酮康唑、利福平等。如果必须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或更换替代药物,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伊布替尼在中国市场的成功上市和广泛使用,为许多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