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厄达替尼(Erdafitinib)是一种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该药物特别适用于那些对一线铂类化疗产生抵抗的患者。厄达替尼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来阻止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达到治疗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厄达替尼的适应症、功效与作用、用法用量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厄达替尼(Erdafitinib)主要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特别是那些对一线铂类化疗产生抵抗的患者。2019年4月12日,美国FDA批准了厄达替尼用于治疗携带FGFR2/3突变或融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成人患者。这些患者在接受至少一种先前的含铂化疗方案(包括新辅助或辅助铂类化疗12个月内)后病情进展。
厄达替尼是一种选择性的FGFR抑制剂,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并抑制FGFR1-4的活性。通过抑制FGFR信号通路,厄达替尼可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减少血管生成,从而减缓肿瘤的进展。此外,厄达替尼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临床研究表明,厄达替尼在治疗尿路上皮癌方面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一项关键的II期临床试验显示,厄达替尼在治疗携带FGFR2/3突变或融合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32.2%,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5.6个月。
厄达替尼的推荐起始剂量为8mg(2片4mg药片),每日一次。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剂量可以增加至9mg(3片3mg药片),每日一次,持续14至21天。如果患者出现高磷血症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
厄达替尼应整片吞下,可伴随或不伴随食物服用。如果患者在服用厄达替尼后出现呕吐,应在第二天继续服用下一次剂量。如果漏服一剂厄达替尼,可在同一天尽快补服,并在第二天恢复常规每日剂量计划。不应额外服用药片来弥补错过的剂量。
治疗应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定期监测血清磷酸盐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厄达替尼可能引起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高磷血症、眼睛问题(如角膜病变)、口腔炎、疲劳、食欲下降、关节痛、腹泻、皮疹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急性肾损伤、肝功能异常等。
如果患者出现高磷血症,应根据血清磷酸盐水平调整剂量。如果出现严重的眼部问题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和肝功能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问题。
在用药期间,患者应注意观察身体状况的变化,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