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立巴韦(Maribavir),又称马利巴韦、Livtencity,是一种用于治疗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抗病毒药物。其主要成分是马立巴韦,属于苯并咪唑核糖苷类药物,通过抑制CMV的pUL97蛋白激酶来阻止病毒复制。本文将详细介绍马立巴韦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该药物。
马立巴韦适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患者(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公斤)移植后难治性(伴或不伴基因型耐药)的CMV感染/疾病。该药物通过抑制巨细胞病毒pUL97激酶,减少病毒复制,从而控制感染。
成人和儿童患者(12岁及以上,体重至少35公斤)的推荐剂量为400mg(2片200mg),每日口服两次,无论是否进食。如果与卡马西平合用,将马立巴韦的剂量增加到800mg(4片200mg),每天两次。如果与苯妥英或苯巴比妥合用,将马立巴韦的剂量增加到1200mg(6片200mg),每日两次。
马立巴韦的剂型为片剂,每片200mg,蓝色,椭圆形凸片,一面为“SHP”的压印,另一面为“620”的压印。德国版马立巴韦的规格为200mg*56片,价格约为22939美元一盒。
马立巴韦是CYP3A4的弱抑制剂,也是P-gp和乳腺癌抵抗蛋白(BCRP)的抑制剂。与CYP3A、P-gp和BCRP敏感底物的药物合用可能导致这些底物在临床上相关的血浆浓度升高。因此,在使用马立巴韦时,应咨询专业医生,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马立巴韦可以通过抑制人类巨细胞病毒(CMV)pUL97激酶来拮抗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的抗病毒活性,该激酶是激活/磷酸化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所必需的。因此,不建议马立巴韦与更昔洛韦或缬更昔洛韦联合用药。
在马立巴韦治疗期间和之后,可能发生耐药性导致的病毒学失败。治疗后病毒学复发通常发生在停药后4-8周内。一些与马立巴韦pUL97耐药相关的替代品可能会造成对更昔洛韦和缬更昔洛韦的交叉耐药。如果患者对治疗无反应或复发,应监测巨细胞病毒DNA水平并检查马立巴韦耐药性。
目前暂未有人类的相关试验结果,但在动物实验中胎儿存活率下降,因此应告知孕妇和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该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在整个马立巴韦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免疫抑制剂药物水平,特别是在马立巴韦开始治疗和停药后,并根据需要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
马立巴韦是一种有效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移植后难治性的CMV感染。正确使用该药物并遵循医生的指导,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