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塞瑞替尼(Ceritinib)是一种靶向抗癌药物,常被称为色瑞替尼。它主要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别是那些对克唑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患者。塞瑞替尼通过抑制ALK和其他相关激酶的活性,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塞瑞替尼的主要适应症是对克唑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这种药物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根据临床试验数据,塞瑞替尼能够有效抑制ALK、IGF-1R、INSR和ROS1等多种激酶,从而阻止癌细胞的增殖和扩散。
塞瑞替尼通常以胶囊形式口服,初始剂量为750毫克,每日一次,与食物同服。食物可以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疗效。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降至600毫克或更低。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
在使用塞瑞替尼时,应注意避免与某些药物的相互作用。例如,强效CYP3A抑制剂(如酮康唑、利托那韦等)会增加塞瑞替尼的血浆浓度,可能导致不良反应加重。因此,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如果无法避免,应将塞瑞替尼的剂量减少约三分之一,并在停用CYP3A抑制剂后恢复原剂量。此外,P-gp抑制剂(如环孢素、维拉帕米等)也可能增加塞瑞替尼的血浆浓度,联合使用时应谨慎。
塞瑞替尼常见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呕吐和腹痛。在临床试验中,约95%的患者会出现这些症状,其中14%的患者症状严重。为了减轻这些不良反应,患者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及时调整剂量或暂时停药。如果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在使用塞瑞替尼期间,患者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药物的效果和安全性。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疗效。此外,患者应密切关注任何新的或加重的症状,如疲劳、视觉障碍等,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老年人(65岁及以上)使用塞瑞替尼通常无需调整剂量,但在85岁及以上的患者中缺乏相关数据,因此应谨慎使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塞瑞替尼,因为它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育龄期女性在使用塞瑞替尼期间及停药后6个月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塞瑞替尼应储存在干燥、避光的环境中,温度不超过25℃。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以免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患者应将药物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确保安全。
塞瑞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纳入医保,患者可以通过三甲医院、药房或正规医疗服务机构获得该药。购买时应仔细检查药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市场上有多款仿制药可供选择,价格约为165美元(150mg*50粒)。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