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达尼布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其他类型的间质性肺病(ILD)。它通过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活性,减少肺部纤维化的过程,从而延缓疾病进展。本文将详细介绍尼达尼布的功效、作用机制及其市场价格。
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被广泛用于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组织中的疤痕化和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尼达尼布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转化,减少肺功能的下降速度,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
尼达尼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多种与肺纤维化相关的信号通路。具体来说,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的活性。这些受体在肺纤维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的过度激活会导致成纤维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迁移,最终形成疤痕组织。尼达尼布通过阻断这些信号通路,有效减缓了肺纤维化的进程。
尼达尼布的价格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供应情况而有所差异。根据市场数据,尼达尼布的市场价格大约在400美元左右一盒。具体价格还可能受到药品规格、购买渠道和促销活动的影响。例如,印度BDR版本的尼达尼布,100mg*30粒的价格约为44美元一盒,150mg*30粒的价格约为48美元一盒。印度Glenmark版本的尼达尼布价格与此相近。
在使用尼达尼布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特别是在治疗的前三个月内。这是因为尼达尼布可能会引起肝酶升高和药物性肝损伤(DILI)。如果患者报告了可能表明肝损伤的症状,如疲劳、厌食、右上腹部不适、尿黑或黄疸,应立即进行肝脏检查。如果肝酶显著升高,可能需要调整尼达尼布的剂量或中断用药。
尼达尼布的使用可能会增加动脉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因此,对于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如已知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应谨慎使用尼达尼布。如果患者出现急性心肌缺血的迹象或症状,应考虑中断治疗。
基于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它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在上市后期间,观察到尼达尼布会导致非严重和严重出血事件,其中一些是致命风险。因此,只有在预期益处超过潜在风险的情况下,才在已知出血风险的患者中使用尼达尼布。
尼达尼布的常见副作用之一是腹泻,通常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出现。大多数患者出现的腹泻是轻度至中度的,但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可能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中断治疗。在首次出现腹泻症状时,可以使用止泻药物(如洛哌丁胺)进行治疗。如果腹泻持续存在,应考虑减少用药剂量或中断治疗。
基于动物研究发现及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孕妇使用尼达尼布时可能导致胎儿损伤。因此,建议有生殖能力的女性在接受尼达尼布治疗时避免怀孕,并在治疗开始时、治疗期间和使用最后一剂尼达尼布后至少3个月内使用高效避孕药。尼达尼布不会改变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患者服用含炔雌醇和左炔诺孕酮口服避孕药的风险,但口服激素避孕药的功效可能会因呕吐和/或腹泻或其他药物吸收减少的情况而受到影响。
总的来说,尼达尼布是一种有效的抗肺纤维化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肝功能、心血管风险、出血风险和胃肠疾病管理等方面的事项。患者应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确保安全有效地使用该药物。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