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巴那酯(Xcopri)是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由意大利ANGELINI研发,于2019年1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KRAS G12C突变引起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并且患者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治疗。此外,苯巴那酯还被用于治疗部分发作性癫痫。本文将详细介绍苯巴那酯的药理功效和适应症,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苯巴那酯通过作用于GABAA受体,增强神经元的抑制性传导,从而减少异常的神经放电。这种机制有助于控制癫痫发作,并减轻与之相关的症状。苯巴那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剂量依赖性效应,即随着剂量的增加,药物的疗效也会增强。此外,苯巴那酯还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睡眠质量。
在临床试验中,苯巴那酯显示出显著的抗癫痫效果。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显示,使用苯巴那酯的患者在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方面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嗜睡、头晕、疲劳、复视和头痛,但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这些副作用。
苯巴那酯的主要适应症包括:
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苯巴那酯通过靶向KRAS G12C突变,抑制肿瘤生长和扩散。临床研究表明,苯巴那酯在这一领域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于癫痫患者,苯巴那酯可以有效控制部分发作性癫痫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苯巴那酯的推荐剂量为每天一次,可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具体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对于轻度至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最大推荐剂量为200毫克,每日一次。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建议使用苯巴那酯。
此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应谨慎使用苯巴那酯。轻度至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可以考虑减少剂量,而重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则应避免使用该药物。在接受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不建议使用苯巴那酯。
苯巴那酯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在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和酒精时。苯巴那酯与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同时使用,可能增加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风险,如镇静和嗜睡。因此,在使用苯巴那酯时,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
苯巴那酯还可以缩短QT间期,因此在使用苯巴那酯和其他缩短QT间期的药物时应谨慎。家族性短QT综合征患者不应使用苯巴那酯治疗,因为这可能会增加猝死和室性心律失常的风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苯巴那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因此,这些患者在使用苯巴那酯前应咨询医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同时,应使用额外的或替代的非激素避孕措施。
对于老年人,剂量的选择应谨慎,通常从剂量范围的低端开始。这是因为老年人的肝、肾或心脏功能可能有所下降,且伴随疾病或其他药物治疗的频率更高。
在使用苯巴那酯期间,患者应避免从事需要高度精神集中和警觉的活动,如驾驶机动车或操作危险机械。当苯巴那酯与其他具有镇静特性的药物一起使用时,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中枢神经系统抑郁的迹象,如嗜睡和镇静。
患者应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此外,苯巴那酯应储存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避免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以防污染和损坏。储存时应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药物受潮,同时应远离阳光直射。
总的来说,苯巴那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部分发作性癫痫方面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存储,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潜在的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