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舒尼替尼(Sunitinib)是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自2007年在中国上市以来,已经成为许多癌症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该药物由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主要适用于胃肠间质瘤、神经内分泌瘤以及肾细胞癌的治疗。本文将详细介绍舒尼替尼在国内的上市情况及其相关注意事项。
2006年1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了舒尼替尼在美国的上市。随后,该药物迅速进入国际市场。2007年2月,舒尼替尼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批准,品牌名称为“索坦”。这一批准标志着舒尼替尼在中国市场的正式上市,为中国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
舒尼替尼在国内获批的主要适应症包括:不能手术的晚期肾细胞癌(RCC)、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胃肠间质瘤(GIST)以及不可切除的、转移性高分化进展期胰腺神经内分泌瘤(pNET)成年患者。临床试验数据显示,服用舒尼替尼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了14.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30.7个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了生活质量。
舒尼替尼在国内上市初期,价格较高,每盒约为46000元人民币,折合美元约6500美元。为了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2018年舒尼替尼被纳入国家乙类医保目录,医保报销后患者的自付费用大幅降低。这不仅提高了药物的可及性,也进一步推动了国内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
舒尼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50毫克,连续服用4周后停药2周,形成一个完整的6周治疗周期。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舒尼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疲劳、腹泻、恶心、呕吐、口腔炎、高血压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足综合征、皮疹、出血等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患者在服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压监测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
在服用舒尼替尼期间,患者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适量的活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患者还应定期复查,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与医生保持密切沟通,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舒尼替尼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与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患者在服用舒尼替尼期间,应避免使用含有这些成分的药物,如有需要,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常见的CYP3A4抑制剂包括酮康唑、克拉霉素等,诱导剂包括利福平、圣约翰草等。
长期服用舒尼替尼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积极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和咨询。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是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之一,应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增强社会归属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