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唑帕尼(Votrient),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RCC)、铂类耐药或铂类难治的上皮性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维持治疗,以及既往接受过化疗的晚期软组织肉瘤(STS)患者。该药物通过抑制多种与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帕唑帕尼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干细胞因子受体(KIT)等靶点进行作用。其具有直接的抗增殖作用和抗血管生成的特性,从而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帕唑帕尼的适用范围广泛,包括但不限于:
帕唑帕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800毫克(4片200毫克),空腹服用(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具体用量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对于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1.5~3倍正常值上限和任何丙氨酸转氨酶值),考虑替代帕唑帕尼。如果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帕唑帕尼,将剂量减少至200毫克,每日一次。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3倍正常值上限和任何丙氨酸转氨酶值)不推荐使用帕唑帕尼。
帕唑帕尼与强CYP3A4抑制剂合用时,应减少帕唑帕尼的剂量至400毫克。避免与强CYP3A4诱导剂同时使用,如果无法避免,不建议使用帕唑帕尼。
如果错过了一次剂量,且距离下一次剂量不足12小时,不应补服。应在下次规定时间按常规剂量服用。
帕唑帕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高血压、毛发颜色改变、腹痛和头痛等。不同适应症的患者可能会有不同的副作用表现。
肾细胞癌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腹泻、高血压、发色改变(色素脱失)、恶心、厌食和呕吐。严重的不良反应可能包括肝毒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胃肠道穿孔。
软组织肉瘤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疲劳、腹泻、恶心、体重下降、高血压、食欲下降、呕吐、肿瘤疼痛、发色改变、肌肉骨骼疼痛、头痛、味觉障碍、呼吸困难和皮肤色素减退。
为了确保帕唑帕尼的安全和有效使用,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
帕唑帕尼可能导致肝毒性,表现为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胆红素升高。治疗前和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特别是65岁以上的患者,肝毒性风险更高。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立即停药并调整治疗方案。
帕唑帕尼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例如,与强CYP3A4抑制剂合用时,应减少帕唑帕尼的剂量;与强CYP3A4诱导剂合用时,不建议使用帕唑帕尼。此外,帕唑帕尼与通过CYP3A4、CYP2D6或CYP2C8代谢的治疗窗较窄的药物合用可能会抑制这些药物的代谢,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帕唑帕尼应存放在室温20°C至25°C之间,避免极端温度和湿度变化。药物应远离直射阳光,防止光照对其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建议将药物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
帕唑帕尼是一种重要的抗癌药物,通过抑制多种与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受体,发挥其抗肿瘤作用。正确使用帕唑帕尼,注意剂量调整和监测肝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