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帕唑帕尼(Pazopanib)是一种新型的口服血管生成抑制剂,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发。它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生长所需的新生血管生成,从而阻止肿瘤的发展。帕唑帕尼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特别是在晚期肾细胞癌(RCC)和软组织肉瘤(STS)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的效果。本文将详细介绍帕唑帕尼的用药说明及日常注意事项。
帕唑帕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800毫克(4片200毫克),不与食物一起服用(至少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患者应持续服用,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反应。对于肝功能受损和同时服用某些药物的患者,需调整剂量。
对于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1.5~3倍正常值上限和任何丙氨酸转氨酶值),考虑替代帕唑帕尼。如果必须使用,剂量应减少至200毫克,每日一次。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总胆红素>3倍正常值上限和任何丙氨酸转氨酶值)不建议使用帕唑帕尼。
同时使用强CYP3A4抑制剂时,应将帕唑帕尼的剂量减少至400毫克。若无法避免长期使用强CYP3A4诱导剂,则不建议使用帕唑帕尼。
如果错过了一次剂量,且距离下一次剂量不足12小时,不应再补服。应按照正常的服药时间继续服用下一剂。不要为了弥补漏服的剂量而双倍服用。
帕唑帕尼应遮光、密封保存在干燥处,室温20℃至25℃之间。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药物,防止受潮。帕唑帕尼应远离阳光直射,避免光照对其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帕唑帕尼可能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腹泻、恶心、呕吐、疲劳、脱发等。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心脏问题(如QT间期延长)、肝功能异常、蛋白尿、伤口愈合受损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和尿液分析。
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例如,QT间期延长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应及时告知医生并调整治疗方案。蛋白尿的严重程度会影响剂量调整甚至停药。甲状腺功能减退和肿瘤溶解综合征也是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患者应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和肿瘤标志物。
帕唑帕尼与多种药物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与CYP3A4酶相关的药物。避免同时使用强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因为这会影响帕唑帕尼的血浆浓度。与辛伐他汀合用会增加ALT升高的风险,因此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帕唑帕尼与胃酸减少剂(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同时使用会减少帕唑帕尼的暴露量,建议避免。如果无法避免,可考虑用短效抗酸剂代替,并将给药时间间隔数小时。
患者在使用帕唑帕尼期间,应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但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心理方面,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治疗同样重要。可以参加支持小组,与经历相似的人交流,减轻心理压力。同时,患者应定期复诊,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