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vosidenib是一种针对特定类型癌症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携带IDH1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和胆管癌(CCA)。Ivosidenib通过抑制突变的IDH1酶活性,降低2-羟基戊二酸(2-HG)的水平,从而阻止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本文将详细介绍Ivosidenib的作用机制、功效以及用药注意事项。
Ivosidenib是一种小分子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靶向突变体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酶。在某些白血病和胆管癌患者中,IDH1基因发生突变,导致2-羟基戊二酸(2-HG)的积累。高水平的2-HG会干扰正常的细胞代谢过程,促进肿瘤的发展。Ivosidenib通过抑制突变的IDH1酶活性,减少2-HG的生成,从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Ivosidenib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携带IDH1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临床试验中,Ivosidenib显示出了显著的疗效。一项针对复发或难治性AML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接受Ivosidenib治疗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显著延长,达到了约10个月,而对照组仅为5.7个月。此外,Ivosidenib还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液学参数,如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
除了AML,Ivosidenib还在治疗胆管癌(CCA)方面显示出潜力。在一项针对晚期胆管癌患者的II期临床试验中,接受Ivosidenib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7个月,而对照组仅为1.4个月。此外,Ivosidenib还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疼痛和其他症状的发生。
Ivosidenib的推荐剂量为每次500毫克,每日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该药物可以与食物一同服用,也可以单独服用。建议患者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服用,以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如果漏服一次,应在记起后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剂量,按正常时间继续服用下一剂。
Ivosidenib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疲劳、关节痛、皮疹、腹泻、延长的QT间期(一种心电图异常)、恶心、发热、咳嗽和便秘。大多数副作用通常是轻微到中等程度的,可以通过调整剂量或对症治疗来控制。如果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分化综合征(表现为发热、呼吸困难、肺部浸润等),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Ivosidenib的剂量可能需要调整。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中度和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应谨慎使用,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Ivosidenib,因为目前尚不清楚该药物是否会对胎儿或婴儿造成影响。老年患者使用Ivosidenib时应监测其肾功能和心脏功能,以确保安全。
Ivosidenib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特别是与CYP3A4抑制剂和诱导剂合用时,可能会影响Ivosidenib的代谢。因此,患者在使用Ivosidenib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和补充剂,以便医生评估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风险。
Ivosidenib的价格较高,每瓶30片装的价格约为13,500美元。患者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疗保险政策,了解是否可以报销部分费用。此外,一些制药公司和慈善机构可能提供援助计划,帮助符合条件的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