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一种靶向抗癌药物,主要适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及伴有ROS-1阳性的情况。本文将详细介绍克唑替尼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克唑替尼主要用于治疗确认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这种药物通过抑制多个蛋白激酶靶点,如人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和ROS-1,阻断对肿瘤细胞生长和激活起到关键作用的多条细胞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的发展,使肿瘤稳定或消退。治疗前,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尽可能做癌组织检测,必要时也可以配合血液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存在ALK基因融合或ROS-1融合基因,可以采用克唑替尼进行靶向药物治疗。
克唑替尼不仅可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还可以用于复发难治的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克唑替尼可以作为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桥接治疗,也可作为移植后维持治疗。它能够缓解骨髓侵犯、合并嗜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病情,通过血-脑屏障缓解脑部侵犯患者的临床症状。
克唑替尼的推荐剂量为250毫克,每日两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对于无需透析的严重肾损害(肌酐清除率<30毫升/分钟)的患者,推荐剂量为250毫克,每日一次。克唑替尼胶囊应整粒吞服,与食物同服或不同服均可。如果漏服一剂克唑替尼胶囊,则补服漏服剂量的药物,除非距下次服药时间短于6小时。如果在服药后呕吐,则在正常时间服用下一剂药物。
如果患者出现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NCICTCAE,第4.0版)规定的严重程度为3级或4级的不良事件,需一次或多次减少剂量。具体调整方法如下:第一次减少剂量:口服,200毫克,每日两次;第二次减少剂量:口服,250毫克,每日一次。如果每日一次口服250毫克克唑替尼胶囊仍无法耐受,则应永久停服。
对于轻度肝损害(AST>ULN且总胆红素≤ULN,或AST为任何值且总胆红素>ULN但≤1.5倍ULN)的患者,无需调整克唑替尼胶囊起始剂量。对于中度肝损害(AST为任何值,总胆红素>1.5倍ULN且≤3倍ULN)的患者,推荐的克唑替尼胶囊起始剂量为200毫克,每日两次。对于重度肝损害(AST为任何值,总胆红素>3倍ULN)的患者,推荐的克唑替尼胶囊起始剂量为250毫克,每日一次。对于轻度(肌酐清除率为60至89毫升/分钟)和中度(肌酐清除率为30至59毫升/分钟)肾损害的患者,不需要进行起始剂量调整。在无需透析的严重肾损伤(肌酐清除率<30毫升/分钟)的患者中,克唑替尼胶囊的暴露量增加,推荐克唑替尼胶囊起始剂量为250毫克,每日一次。
克唑替尼在临床治疗期间容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肝脏功能异常、肺炎、视力模糊、心律失常等。因此,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时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肺部状况,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药物。
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时,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用法用量,避免与其他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同服。克唑替尼的主要副作用通常持续两到三天,主要包括腹泻、皮疹、肝转氨酶升高和神经毒性等。虽然这些副作用相对轻微,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购买克唑替尼,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注意甄别药品真伪,关注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克唑替尼由美国辉瑞制药生产,250毫克*60粒的规格,价格约为395美元一盒。市场上还有多种仿制药,如孟加拉伊思达、孟加拉碧康和卢修斯生产的仿制药,价格分别为216美元、446美元和206美元一盒;印度Azista生产的仿制药,规格为250毫克*30粒,价格约为210美元。
克唑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进入中国医保,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购买该药。购买时应选择正规渠道,确保药品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