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博替尼(莫博赛替尼)是一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莫博替尼的治疗效果和常见副作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莫博替尼由日本武田制药研发,于2023年1月15日在中国获批上市。作为一种高效的EGFR抑制剂,莫博替尼在临床上显示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携带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莫博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虽然莫博替尼在治疗EGFR外显子20插入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色,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仍需关注一些常见的副作用。以下是莫博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和实验室异常: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腹泻、皮疹、恶心、口炎、呕吐、食欲下降、甲沟炎、疲劳、皮肤干燥和肌肉骨骼疼痛。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随着治疗的进行可能会逐渐减轻。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在实验室检查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淀粉酶增加、脂肪酶增加、钾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肌酐增加和镁减少。这些实验室异常需要定期监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除了常见的不良反应外,莫博替尼还可能引起一些严重的副作用,需要特别注意:
莫博替尼可能导致危及生命的心率校正型QT(QTc)延长,甚至引发致命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因此,在开始使用莫博替尼前,应评估患者的QTc和基线电解质,纠正钠、钾、钙和镁的异常。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QTc和电解质水平,对于有QTc延长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增加监测频率。
莫博替尼可引起致命的间质性肺病(ILD)/肺炎。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是否有新的或恶化的肺部症状。一旦怀疑间质性肺病(ILD)/肺炎,应立即停用莫博替尼,确诊后则永久停用。
莫博替尼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包括射血分数降低、心肌病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导致致命的心力衰竭。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心功能,包括基线和治疗期间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评估,必要时应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莫博替尼。
为了确保莫博替尼的安全有效使用,患者和医护人员应遵循以下用药注意事项:
莫博替尼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口服160毫克,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建议患者每天在同一时间服用,无论是否进食。胶囊应整个吞下,不要打开、咀嚼或溶解胶囊内容物。如果漏服一次剂量超过6小时,应跳过该剂量,并在第二天的常规时间服用下一剂量。如果服用后发生呕吐,不应再服用另一剂,而是按常规时间服用下一剂。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剂量调整。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腹泻、皮疹、恶心等,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暂停、减少剂量或永久停用莫博替尼。
患者在使用莫博替尼期间,还应注意以下日常生活的注意事项,以保障自身健康: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液体和电解质的摄入量,特别是在出现腹泻时。避免食用刺激性强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不适。此外,患者应保持适量的运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莫博替尼对胎儿有潜在的风险,因此建议孕妇不要使用此药。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使用莫博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个月内应使用有效的非激素类避孕药。有生殖潜力的女性伴侣的男性在使用莫博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也应使用有效的避孕措施。
莫博替尼与某些药物合用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或降低药效。例如,与强或中度CYP3A抑制剂合用会增加莫博替尼的血药浓度,增加QTc间期延长的风险。与强或中度CYP3A诱导剂合用会降低莫博替尼的血药浓度,降低其抗肿瘤活性。因此,患者在使用莫博替尼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必要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通过了解莫博替尼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以及在用药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