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Lenvima)是一种多激酶靶点抑制剂,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特别是肝细胞癌和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它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等激酶,有效阻止肿瘤的血管生成和增殖。本文将详细介绍仑伐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及用药注意事项。
仑伐替尼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具有快速结合和相对较慢的解离动力学特征。它主要通过抑制 VEGFR 和 FGFR 的激酶活性,干扰肿瘤的血管生成和微环境的免疫抑制,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此外,仑伐替尼还可以选择性地抑制其他促血管生成和致癌信号通路相关受体酪氨酸激酶,进一步增强其抗癌效果。
仑伐替尼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况:
1. **肝细胞癌**: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
2.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用于进展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多项临床研究显示,仑伐替尼在治疗肝细胞癌和甲状腺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它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提高生活质量。例如,在一项针对肝细胞癌的 III 期临床试验中,仑伐替尼组的中位 PFS 为 7.3 个月,而对照组仅为 3.6 个月。
仑伐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建议在开始治疗前,确保患者的血压得到良好控制。如果已知患者患有高血压,应在仑伐替尼治疗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 1 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对于新发高血压,应及时开始降压药治疗。
仑伐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蛋白尿。建议定期监测尿蛋白,如果尿试纸法检测结果≥2+,可能需要暂停给药或调整剂量。此外,仑伐替尼治疗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肾病综合征,一旦确诊,应立即停药。
仑伐替尼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心脏功能障碍,如心力衰竭和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建议定期监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如有心脏失代偿的迹象,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严重的心脏功能障碍可能需要停药。
仑伐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建议在治疗开始前及治疗期间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必要时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
接受仑伐替尼治疗的患者可能有伤口愈合延迟的风险。建议在接受大型外科手术前后暂停仑伐替尼治疗,直到伤口愈合良好。具体的停药和再用药时机应根据临床判断决定。
仑伐替尼对胎儿有潜在的毒性作用,妊娠妇女应避免使用。建议有生育能力的女性在仑伐替尼治疗期间及末次剂量后至少 30 天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仑伐替尼是一种高效的多激酶抑制剂,广泛应用于肝细胞癌和甲状腺癌的治疗。通过了解其作用机制、适应症及用药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